“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不仅繁衍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而且浇铸了黄河三角洲这方年轻的金土地。黄河三角洲是京津唐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与珠江、长江三角洲齐名。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振兴,黄河三角洲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滨州市系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黄河三角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滨州学院就坐落在这幅员辽阔、美丽富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滨州市的新城区,是一所省市共管,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滨州学院是在创建于1958年的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改建的。学院新校区现占地2380亩,校舍建筑面积21多万平方米,在建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院综合办学条件优良、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具有现代气息;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设有46个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别为全省高校一类、二类实验室,滨州市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在我校,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校园网具备网上教学、电子图书阅览、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其设施配备居全省高校前列;图书馆藏书75万册,为全省高校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
滨州学院设有14个系,6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涉及8个学科门类,普通在校生8000余人。在应用数学、光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重点建设生态环境学科,学科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恢复和产业化开发、以及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力争在今后3-5年内将其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学科,该学科现有教授5人,博导1人,博士后3人,硕士以上学历10人,学科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显著。学校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老教授,还有许多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在900余名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30人,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3人;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4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3人为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此外,还聘请了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外国文教专家来校任教。
在注重探索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有17个电子备课室,7个48座语音室,35个多媒体教室(共4482个座位),拥有38个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工作跻身于全省高校“A”级行列。坚持对外开放的办学方针,先后选派15名优秀教师分赴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国进修学习,同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30多位专家学者来校考察、访问、讲学;与澳大利亚BRiT、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等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拓宽了办学思路,促进了学院发展。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建有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泛函方程研究所、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室和滨州市人文科学研究基地;设有学科带头人专项科研经费和青年科学基金;聘请校外7位兼职研究人员。近年来,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获国家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项,出版专著、教材等149部,发表论文2137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75篇 ,SCI收录24篇,EI收录10篇;2000年在全国非重点大学——师范院校学术成果排行第30位。2002年,《滨州师专学报》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并荣获全国“高职高专十佳期刊”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积极加强校校的合作,先后与南京大学等国内名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完成国家、省内重大项目。
学院坚持以教育创新为先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精品工程建设,突出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尽快实现从单一的师范类教育向多科性教育转变,从文、理为主逐步向以理为主、理工结合,文、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并举转变,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增强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单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部分单项工作进入了省内高校的先进行列,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分别授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努力工作,为早日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理为主、理工结合,文、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一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