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公示该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评选结果,湖南化工职院在全省68所高职学院中脱颖而出,在入选的4所高职专科院校中位列第二。
湖南化工职院有三个特别: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特别高,2011年占80%、2012年占78%、2013年占75%,远远高于其他院校;学校入校的门槛特别低,考生一般是踩线就录取,以一般眼光来看,生源质量不高;毕业生特别受用人单位欢迎,人均可选五个以上就业岗位。
在大家都在抢生源的今天,这所学校出现的高就业现象令人瞩目。记者给学校领导和老师提了三个问题,看他们如何回答。
问题1学校为什么不改名?
回答:昨天一种坚守,今天一份骄傲
近年来,面对生源减少危机,高职院校纷纷寻找出路,有些开始模糊、淡化专业特色,甚至不惜更改校名。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湖南化工职院,也遇到了招生困难。在一次教师座谈会上,有人提议更改校名,转变专业大方向。
“不行!丢掉深厚的化工行业背景,我们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再说,我们的学生75%以上来自农村,要为他们的就业着想。”学院党委书记张孝理的话引起了热烈讨论。共识达成:始终坚持化工专业建设方向,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具有前瞻性的特色专业体系,专业体系更加彰显石化产业特色。
学院院长刘望告诉记者:“石化行业是我国六大现代制造业之一,人才需求量巨大。一些学生和家长不愿填化工志愿,是因为有误解,把化工专业与污染、危险划等号。在现代化工、绿色化工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做好宣传、用事实说话,误解会慢慢消除的。昨天我们不改名,是一种坚持、一种执着、一种坚守。今天我们不改名,则是一份喜悦、一份自信、一份骄傲!”
在办学实践中,湖南化工职院坚持强素质强技能,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跨地域、跨行业的校企、政校合作,多方订单培养,拓宽省内外就业市场。学院是中石化集团接收专科毕业生全国指定18所院校之一,还与中海油、中石化、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8%。
问题2为什么校园像赛场?
回答:今天多一滴汗水,明天多一点贡献
走在大学校园,常听到大一新生这样感叹:终于松一口气了。
可是,在湖南化工职院,各种竞赛扑面而来,学生还真松不下来。化工生产技术技能竞赛、工业分析检验项目技能竞赛、维修电工竞赛……技能文化节从每年4月拉开帷幕,直到12月才闭幕,校园变成了赛场。
今年从宁波万华订单培养班直接进入公司顶岗实习的自动化系大二学生刘宋林对记者说:“我们每个学期都有比赛,让学习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在这种氛围下,只有学习再学习。”
近年来,湖南化工职院学生获得了260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有180余项。
大赛成就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隆平告诉记者:“我们不是‘为赛而赛’,而是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竞赛训练过程就是全体学生技能训练过程。学院形成了“以赛促训、以赛导训、以赛强训、以赛验训”的技能训练理念,使职业技能竞赛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拓展。今天,我们的老师、学生多流一滴汗水,明天,毕业生就为国家多作一点贡献。”
问题3为什么一堂课不是45分钟?
回答:不在时间长短,关键在于效果
传统意义上的一堂课是45分钟,在湖南化工职院却是弹性的,可能是一两个小时,也可能是5分钟。
今年10月24日20时,北校区学生宿舍6栋,化工1215班学生潘能祥、唐耀文正在操作电脑,屏幕上是离心泵操作训练界面。原来,这是白天“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教学内容——离心泵的操作,他们通过学院参与开发的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平台巩固练习,有疑问就可以向正在另一终端进行在线辅导与考核的老师提问。
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湖南化工职院的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信息化网络教学的新模式,一堂课不再只是单一的45分钟。“不在时间长短,关键在于效果。”教师李菡说。
刘望说:“实践证明,高考分数不说明什么,人人皆可成才,关键在于学校的培养、学生的努力。我们学校现在要做的是:立足现代化工和绿色化工,探索最佳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思想好、专业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欧彦麟 李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