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都教育系统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早在2004年,北京就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刘利民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北京在反映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些主要指标上,从量化程度来看,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中等发达国家。
刘利民说,实现教育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人的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质量。目标之一是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目前我们已经比较接近这个目标,达到了14年多一点。我想首都市民在受教育年限上应该能够达到预定目标。至于人的受教育质量,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是其标志之一,目前首都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为6%,“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
“我们现在正在制定首都教育2020年发展纲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面对首都发展新目标,提出首都教育发展新战略,确定首都教育发展新思路,制定首都教育发展新措施,开辟首都教育发展新途径,从而创造首都教育发展新经验。”刘利民说,在战略目标上,2004年提出北京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下一步目标就是提出首都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谈起如何全面实现教育教育现代化,刘利民显得很有信心。他说,关键因素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促进首都教育发展的经费完全能够得到保障。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人均到7000美元后,特别是人均1万美元后,人们对公共服务会提出新的要求,即希望教育更有个性化,我们要从现在就考虑,到2020年,为首都市民乃至全国人民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产品。
“我们注意到,国内沿海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教育发展更快。我们如果不继续发展,就很难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新目标的制定,继续统一思路,凝聚力量,使首都各级各类教育能在全国起到领先作用。”刘利民说。
对北京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难点,刘利民并不回避,他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产业优化、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变化,对教育提出了一些新问题。目前北京第三产业占全市GDP比例已经超过71%,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学科方向,围绕首都发展第三产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提高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质量。同时,首都教育还不能只局限于服务首都,要处理好服务首都与服务全国的关系。最近京津快速铁路试运行,北京到天津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两座城市交通的公交化。这对于首都教育也提出了潜在的需求,教育范围要扩大,京津冀也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区域互联互动,对教育也可能提出新的要求。”
刘利民坦陈,与国内部分发达城市及国外发达城市相比,北京还存在着差距。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北京有62%的山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因此,北京近年来将大部分新增资金投入到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山区教育上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将是首都教育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之一。
谈及高等教育,刘利民说,这是首都教育的优势所在,继续埋头苦干并发挥这种优势,是首都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北京市将于近期启动北京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北京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北京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展望首都教育发展的明天,刘利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说,再通过几年的努力,首都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那时,首都教育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为首都这座城市的持续发展将会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将会更加提高,必将形成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首都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