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的前身是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创办于1958年,1978年复办(原名“建阳师专”,1980年更名为“南平师专”)。1991年,在巩固师范教育的同时兼并南平职业大学,拓展了职业教育。2005年4月教育部批准在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筹建武夷学院。
近年来,围绕举办武夷学院的目标,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其他办学条件建设,整体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7年3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撤消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设置武夷学院全日制本科高校。
办学规模与系部设置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931人。现设有管理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旅游系、艺术系、经济与数学系、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2个系部。
学科专业 现有39个专业,并初步形成以教、文、旅、绿、新为特色的,以人文、管理、工学为重点的学科结构。2007年已首批设置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6个本科专业。
教学与科研水平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突出培养学生“会学习、能运用、敢创新”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校强化了课程建设,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重点课程12门。
学校强化了实验室建设,现有各类实验室15个,通过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利用率,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校强化了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了10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加强了拟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建设,设计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努力使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本科办学需要。
2000年以来,全校教师已正式出版著作、编写或参编教材60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7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71项;目前各类在研项目100余项。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439人。具有高级职务教师138人(正高30人,副高108人),占专任教师的31.4%;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142人,占专任教师的32.3%,另有在读研究生学位教师102人。聘请校外教师61人。有关专业与课程中,高级教师配备符合教育部要求。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23.36万平方米(1850亩),武夷山校区还有规划预留发展用地86.67万平方米(1300亩)。校舍面积20.56万平方米(武夷山校区16.68万平方米,南平校区3.8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2.71万平方米,生均16平方米;学生宿舍6.94万平方米,生均8.75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4400万元。建成拥有千兆出口、千兆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覆盖全校的校园网。
图书馆藏书80万册,期刊1300余种;拥有SAN架构的IBM存储系统,容量达14TB;建立了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知识视频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中外文本地镜像站点。
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习、 能运用、敢创新”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组织健康向上的学生业余文化活动,现有篮球、足球、舞蹈、摄影等各类协会和多个学生业余文化社团。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教育管理与基本办学理念 学校具有较强的管理队伍,校长张祖英教授曾长期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一切依靠教师,依靠一切教师,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确立了“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宗旨和“求真向善、自强不息”的校训,积极倡导“致知力行、团结奉献”的校风,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连续多届被
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本科办学的各项指标要求,努力提升办学内涵和质量水平,朝着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方向奋力拼搏。
学校的升本筹建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先后视察了筹建中的武夷学院,对筹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
http://www.nptc.edu.cn/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