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 记发展中的上海大学法学院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7-07-25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刘劲松

  在风起云涌的东海之滨,在千帆竞发的黄浦江畔,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上海,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正书写着一篇新的世纪神话:经过筚路蓝缕的开拓和高歌猛进的奋斗,一所引人瞩目的新型法学院已崭露头角———每当九月金色秋阳初洒校园之时,上海大学法学院张开双臂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每当七月荷花香飘泮池之时,上海大学法学院把一批批学成毕业的新上大法学人送向法治建设的各条战线。
 
  天地有情,岁月无声,在“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辛勤耕耘中,上海大学法学院即将迎来她的三十龄华诞!

  人才辈出

  上海大学法学院是“文革”后国内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法学院系之一,发轫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自该院建立至今,已经培养了25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本科生共计1800余名。自1998年起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在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和民商法学四个硕士点,以及法律硕士学位授予点,在读硕士研究生235人。另自1998年起在本校社会学专业博士点招收法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已培养法学研究生129人。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和时代的步伐,上海大学法学院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正如校长钱伟长先生所强调的:“我们首先培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能负责的公民,其次才是一个专门家。”在三十年创业历程中,上海大学法学院人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貌,一届一个台阶,以自己的实践获得了沉甸甸的教育成果。面向未来,他们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在2005年4月重组之后,上海大学法学院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交流

  目前,上海大学法学院下设知识产权学院、法学一系、法学二系、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港澳台法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具有司法实际经验、兼职从事法律实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上海大学法学院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法学院科研人员承担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社科研究项目“人文精神与法制文明的关系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建议稿”、国家科委社科研究项目“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人才研究”等一批重大课题。同时,上海大学法学院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大力探索与国际大环境接轨的科研合作交流道路。该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拉卓比大学、美国教育基金会、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等高校积极商洽,已经在国际法学教育的科研交流与合作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该院还接待了多位国外知名学者前来交流,如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冢英明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副校长雅克·弗雷蒙教授、WTO组织前总干事、新西兰前总理迈克·莫尔先生、澳大利亚拉卓比大学法学院院长高登·沃克教授和陈建福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赖源河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阮玉智博士等。上海大学法学院一直积极地参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2005年10月协办第三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北京);2006年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还应邀出席了第六届东亚法哲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台北)、“中日民商法研究会第五届大会”(南京大学)等。

  在教育方面,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至今已经具备本科生(含转院系、双学科)、第二学位本科生、本硕连读生、法律硕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国际交换培养等多种类型教育培养模式,形成了较成熟的上海大学特色的法学教育体系。本科层次培养模式包括:法学专业本科、双学科本科(分列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法三个方向),即从本校法学、管理、经济等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中优选转入法学专业学习。教学计划在公共课、法学主干课的基础上,在课程中强化了专业定向板块的课程密度及其整合,提升学生相应的法律及综合素质。研究生层次培养模式包括: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非法学本科“本硕连读”(分列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法三个方向),即生源为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者,优化本校教育资源在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立包括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以及社会经济与法律在内的四个研究方向。另外,上海大学法学院还有一支校外法律实务兼职教师团队,一批沪上知名法律实务专家前来授课。国际交换培养方面,2005年法学院的青年教师应邀赴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研修知识产权法,2006年上海大学与澳大利亚拉卓比大学签订了法律教育交流合作协议。

  位置优越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上海大学法学院得以发展的强大后盾。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经济区域之一,上海市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经济高增长态势。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对专业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与国际同类大都市相比,上海未来法律人才市场需求将呈现“巨大、独特、紧迫”相结合的三大特征。上海大学法学院所着力培养的法律和知识产权人才亦被上海市政府列入“21世纪紧缺的12类人才”之中。上海大学法学院教师积极参与了多项经济管理类学科承接的国家级、省部级社科课题和本校“211”等重大课题的交叉研究,法学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科研和教学特色。

  未来的上海———长三角区域内常规型法律人才社会需求量弹性继续变小,而与重点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服务业中高级人才将出现紧俏就业行情。其中应用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开展“找准优势”特色的法律教育是上海———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上海大学法学院将进一步坚持发展民商法学,特别是知识产权法、金融法、国际贸易法三个重点方向的法学教育,法学科研与教育正朝着与上海市其他高校法学院系的错位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学教育资源表现出相对有限性和较强流动性的特点,各法学院系间的优势互补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科研方面,上海大学法学院采取了“两个接轨”的指导方针,即科研与相关实务界接轨、与国际大环境接轨。

  面向未来

  回首往事,上海大学法学院走过了不同寻常的30年;喜看今朝,法学院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朝气蓬勃地向前迈步;翘首明天,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将继续发挥该校管理、经济、理工等综合学科及法学大学科的整体优势,利用“法学院院长基金”、“上海大学知识产权的教育与研究高地”等专项建设经费,精心打造专业定向与优势互补的的法学教育特色,逐步完善上海大学法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主要面向上海———长三角需求的懂法律、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3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悠悠岁月,留下了法学院人振兴教育矢志不渝的艰难步履,留下法学院人勇于开拓不断前行的光荣里程。然而,就是这短短的30年时间,上海大学法学院却谱写了自己壮丽的篇章,在历史的坐标系上画下一道光辉的轨迹,30年来,法学院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迅速成长,在“四个中心”、“四个率先”的目标指引下,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面招展的旗帜。上海大学法学院人凭着冲天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深入的专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风格和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上海大学法学院是一片智慧的沃土,记载着学子们求知的历程,绵延着花季青年的期盼。青春在这里闪光,灵感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年轻的心在这里奔腾激荡。这里是发达的根系,滋养着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里是旺盛的泉眼,润泽着一泓泓清泉;这里是博大的港湾,操练着一艘艘乘风破浪的船舰。上海大学法学院像那奔腾不息的黄浦江水一样激荡;又似那远洋巨轮的主机,为法科学生撑起了坚强的身躯。

  让历史告诉现在,让现在预示未来。上海在发展,法制在进步。如今,上海大学法学院是一幅迷人的画卷,永远使人向往;是一首悠扬的诗歌,永远令人深思;是一曲动人的旋律,永远催人奋进!

 

标签:高校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