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60多个同学,分别来自8个培养单位,除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直属院系外,还有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第二研究所、分析中心、预报中心以及河南大学。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天南海北都有我们的同学。”
谭静强,这位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院2006级研究生,今年研二,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与记者谈起在中科院一年多的学习经历时,自豪与兴奋溢于言表。“第一年的集中教学对学术交流是有很大帮助的。”
与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同,中科院研究生院采取的是“两段式”教学模式,即研究生一年级在集中教学园区、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后主要跟随导师在各研究所的科研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在集中学习阶段,分为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学生既要打好专业课、基础课的扎实功底,又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从而为下一步从事前沿研究工作并完成学位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按需设课 大师授课
中科院研究生院强大的师资力量是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万余名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直接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其中有30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000余位博士生导师。在此基础上,还注重整合国内外高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讲台上,每天闪现着院士们授课的身影。
谭静强对此体会很深。他说,“这里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地学院对应的培养单位有几十位院士,我们经常能够亲耳聆听大师的教导。我听过丁仲礼院士讲刘东生院士的人生,他们的经历和科研方法,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这么多院士授课,是与日益增多的参加集中学习的学生需求密不可分的,这又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客观要求。数据显示,2007~2008学年在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学习的一年级全日制硕士生4524人,比上年增长了3.6%,这些学生的学科专业涉及43个一级学科,分别来自90个培养单位。另外,该学年有来自65个培养单位的2000多名博士生参加了公共必修课程的学习,430名左右的博士生选修了专业课程。学生数量多、来源分散的现状,使得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是否能够覆盖一级学科所含专业、是否与该学科国际发展趋势相一致、是否考虑了交叉学科的需要、课程种类是否合理等问题接踵而至。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介绍说,研究生院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按需设置”的原则,实现了全校开课总数的稳定增长。“7年来,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开设课程的数量从2000年的331门发展到2007年的1156门。平均每学年增开118门课程。”研究生院的课程设置参考借鉴了国际一流大学相应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大纲,以学科为主线,覆盖本学科的主要专业,同时充分考虑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生的选课需要,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前沿分析课程、方法论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类课程以及人文、社会、经济、艺术、体育和管理类等课程。同时由来自各培养单位专家组成的学科教学专家组负责审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并推荐课程主讲教师。
“这样,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有了规范的依据,并严格实行‘按需设课,按课聘人’的教学制度,杜绝了以前某种程度上存在的‘因人设课’现象。”苏刚说,“此外,学校还对研究生课程主讲教师的资格进行了规范,将不符合授课条件的人员调离了教师岗位。”
综合评估 确保质量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规范和质量,中科院研究生院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综合课程评估制度。
教学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使教学评估做到科学、合理、公正,既要让学生满意,又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研究生院的做法是,通过网上学生打分、填写主观意见,专家评估,结合教学巡查、督察结果,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学校成立了由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采取随堂听课和跟学生座谈等方式对课程的授课质量进行动态监督,督导意见随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另一个举措是由学校教务部门组织专门人员不定期对教学秩序进行巡查,内容包括停课、调课、学生出勤率等;将督导和巡查结果纳入了课程评估体系,保证了授课质量。
数据显示,2006~2007学年共对82门课程进行了教学督导,对562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巡查。在学生评估和专家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出了46门优秀课程,85门优良课程,5个夏季学期优秀教学组织单位和4门夏季学期课程特别奖;同时对47门课程提出了整改措施。
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保证集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科院研究生院通过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空中课堂和课程网站、丰富图书情报资源等手段推进此项工作,引导学生对多元化的课程学习和前沿信息需求,既能“吃饱”,又能“吃好”。
为满足培养单位和参加集中教学的研究生对实验课教学的迫切要求,2005年7月,中科院党组同意支持研究生院建设教学实验室。此后研究生院建成了“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6个教学实验室。2007~2008学年秋季学期,实验室已投入使用,依托这些新建教学实验室新增实验课程14门,实验课程选课人数达1079人次。
在信息化时代,优质课程的共享和传播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研究生院通过建设“空中课堂”、“课程网站”等手段推进教学信息化。在苏刚看来,“空中课堂”有助于各培养单位的同学及时共享北京集中教学园区的教育教学资源,推动研究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2007年4月起,已实现了中科院内部免登录,截止到2007年底,已经有流媒体课件384门,课程讲义206门。此外,2008年2月还建设了课程网站,目前80余门课程开通了课程网站,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课下交流互动的平台。据统计,2006年10月以来访问量已达14万余人次,总访问量累计26万人次。
国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经验表明,阅读和讨论学科经典和前沿文献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研究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讲授内容,深入学习本科发展历史及前沿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中科院研究生院依托国家科学图书馆,开通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全部共10个子集,以及ACM、Science Online、Blackwell,Springer和Elsevier等多个网上文献数据库。此外,研究生院在按照课程的不同类别,除一些偏重数学的纯基础理论课程按照原方式布置课外作业外,原则上要求其他课程的主讲教师根据课程的讲授内容和难易程度,合理地选取适当数量的经典或前沿英文文献提供给学生课后阅读学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阅读报告,计入平时成绩。
值得期待的是,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研究生院已从去年启动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四举措,即“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让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突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优良学生增加跨专业知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增加学生综合常识课程教育、“相对标准考核规则”——推动形成淘汰分流机制。“这四项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必将对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苏刚对此充满信心。
研究生们是知识创新工程的一支生力军。如果随后跟随导师的科研实践是研究生们在知识创新海洋中的浪峰搏击,那么,一年的集中教学,可看作是他们在知识创新大海里的“试水”。正如谭静强所说,这一经历,带给他最多的是“充分交流的环境”,让他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