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国务委员刘延东:优秀教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9-09-11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余冠仕 柴葳

 9月9日,第25个教师节前夕,北京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上午刚刚参加完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下午就先后看望了清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和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霍懋征老师,并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戴逸教授住在人民大学位于张自忠路一栋幽静古朴的住宿楼里。刘延东刚走上三楼,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戴逸教授就出门迎接了。刘延东上前拉住戴老的双手,微笑着说:“明天是教师节,也是您的生日。我今天来,一是祝您教师节快乐,二是祝贺您83岁华诞!”

  秋日下午的阳光淡淡地洒进戴老的客厅,窗台上摆放着的两盆君子兰郁郁葱葱。一排书架占满了客厅东侧整面墙壁,上下六层全是书籍,无声地昭示着主人潜心学术的志趣。

  戴逸教授从1950年开始就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已在教师岗位辛勤耕耘近60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清史研究方面的优秀人才。2002年开始,戴逸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带领清史研究团队,担负起国家编纂清史的重要工作。

  刘延东扶着戴老在沙发上坐下来,深情地说:“戴老这么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清史,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感谢您!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

  刘延东关切地问起戴老清史编纂的进展情况:“清史主体部分有3000万字,现在编了多少了?”

  戴老回答:“现在编了70%多了。这些是初稿,还要打磨。”

  刘延东说,我国自古有“异代修史”和“盛世修史”的传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治国理政的借鉴。清代这段历史跌宕起伏,由盛到衰,对我们现在借古鉴今很有意义。

  戴老也陷入了回忆之中,说起当年清史研究所成立的经过。那时的戴老才39岁,风华正茂。

  刘延东接过话,赞扬戴老:“从39岁到83岁,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清史研究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学问,和清史研究所的老师们发扬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脚踏实地,潜心治学,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

  说到这里,刘延东对陪同看望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纪宝成、程天权说,要大力推动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特别像人大这样的学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突出人文特色,努力成为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积极给党和政府建言献策。

  刘延东向戴老介绍,国家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刘延东说:“现在看来,中国的发展关键在教育。今天上午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说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现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怎样来培养一些拔尖创新人才、大师级人才,还请戴老多提建议!”

  戴老爽朗地笑了,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身子骨还很硬朗,还能继续作贡献。

  从戴老家里出来,已是下午5点多。刘延东又立即赶往北大医院,看望在这里住院的霍懋征老师。

  “霍老师,您好!教师节到了,再过几天就是您88岁的生日,我们来看您,向您转达温家宝总理的问候!祝您节日快乐!米寿生日快乐!”一走进病房,刘延东便来到病床前,紧紧握住霍懋征的手说:“温总理在35中座谈时特别提到了您提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您的教育生涯不平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精神值得全国教师学习!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霍懋征194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后,立志从教,顺逆不移,始终辛勤耕耘在小学教育第一线,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片深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

  “霍老师,您要好好保重,争取早日康复,为我国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刘延东真诚地祝愿道。

  要离开病房的时候,刘延东向霍懋征凑近过去,满怀深情地亲吻了她的额头,动情地说:“等您身体康复了,还要去看您最喜欢的孩子们!”听到这些,霍懋征的目光中流露出感动之情,她伸出双手托住刘延东的双颊,表达着自己的谢意。此情此景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病房出来后,刘延东没有马上离开医院,而是专程到霍懋征主治医生处询问治疗情况,一再叮嘱随行的教育部、北京市有关单位负责人,给予霍懋征最好的治疗条件和所需的帮助。

  教育部部长周济陪同看望慰问。

标签:教育新闻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