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求职就业

提醒:提防招聘陷阱   大学生应慎对暑期兼职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9-08-14文章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未知

  想“快赚、多赚、轻松赚”却落入不法分子陷阱

  最近,陆续有长三角一些高校学生反映暑期兼职被骗。记者日前采访发现,社会上的兼职招聘现象确实存在某种“乱象”。急于贴补花销、家长不在身边、校方难负责任、维权意识淡薄……“兼职大学生”成了“被骗一族”。对此,有关教育、劳动和工商部门人士提醒,大学生应慎对暑期兼职,提防招聘陷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招聘骗术越来越“专业”

  “我公司诚聘兼职打字员,每万字130元,不收取任何押金,拒绝中介;工资每日结算,绝不拖欠;网络传递文本,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完全自由职业……”

  网络上这则兼职招聘广告,说得花好稻好。然而,它确实是一种骗术。南京某大学一女生回想起受骗经历时还心有余悸:“我当时按照广告里的说明打开了招聘公司的网址,公司要求我用手机领取个性签名作为‘网络工作证’,说是凭‘工作证’才能应聘。结果我发了几个短信过去,都没签上名,信息费倒被扣了近20元。”

  记者发现,网络兼职招聘玩骗术的手段越来越“专业”,也更具吸引力。有些网站将部分“员工”的工号、身份证号码发布在网站的醒目位置,甚至在公司网站公示栏里,还显示着尚未领取薪金的兼职人员名单。行骗路数同样五花八门,要求输入应聘者的手机号码、银行账号密码以骗取手机信息费、账户存款等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变相骗取应聘者的照片、住址、家庭情况等私人信息,带给受害者无穷的恐惧与痛苦。

  上海某高校舞蹈专业的金同学假期尝试着做些短期的兼职工作,却也难逃被骗,“我试着去应聘一个‘日薪500—800元包住宿’的酒吧模特兼职岗位,对方二话不说扣下了我的证件,还逼我缴纳几百元建档费、培训费。所谓‘培训’其实就是在酒吧走秀,一直‘培训’到现在还没正式工作,恐怕到了开学我还赚不到一分钱。”

  据某知名网站调查显示,近三成大学生在兼职中有过被骗的经历。不法分子正是利用极具吸引力的待遇引诱学生与其联系,而后层层设下圈套,“步步为营”骗取应聘者钱财。

  兼职权益无细则可观

  针对大学生兼职应聘上当受骗的现象,记者采访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管理环节,似乎存在“真空”。照理说,有关高校针对大学生兼职工作应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细则。可记者采访了长三角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都表示目前暂未制订相应管理细则。浙江大学学工部部长金海燕对记者解释,学校对学生的假期活动包括兼职等行为普遍不负责,只在暑期离校前进行相应提醒。

  “目前在校学生与企业的劳动关系是不被劳动部门认可的。”浙江省劳动保障厅政策咨询处俞女士表示,“上述二者只构成民事雇佣关系,不在劳动部门管辖范围内。”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不良公司正是钻了这个“空子”,为日后推脱责任做“准备”。

  工商部门如何管理虚假网络广告?江苏省工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戴处长表示,招聘广告不同于医疗食品等广告,不需劳动部门审批,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明确管理规定;至于网络信息管理,目前法律尚无相关规范。

  编本“防骗指南”

  许多不良公司利用大学生通过暑期兼职达到“快赚、多赚、轻松赚”的普遍心理趁虚而入,尤其是撒网虚拟世界,吸引大量学生受骗上当。对此,应该提醒应聘大学生加强维权意识,识破陷阱,并且对之揭露或举报。

  记者对某发布学生兼职信息的网站做了统计:仅8月5日一天,上海地区招聘兼职岗位的信息达946条,杭州为809条,南京507条。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礼仪、模特、公关、服务生、保安、促销员等,招聘标题往往带有“非中介”、“零收费”、“高薪包住”等颇具诱惑力的词语,吸引大量学生点击咨询。东南大学学生办的一位林老师介绍,该校每年都会面向大一学生发放《新生防骗指南》,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增强学生的警惕感与辨别意识。

  有关人士建议,大学生在兼职之前,尽量与用人单位书面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等。一旦权益受侵害,要注意收集诸如领取报酬的签名单或可证明在单位工作过的凭证等必要证据,并可向法院起诉。同时,提供兼职信息的网站应做好信息把控关,尽量屏蔽掉明显的兼职诈骗广告;高校也应加强对暑期在校学生的监管,帮助、配合学生顺利完成兼职工作。

标签:求职就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