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今年将选派大批大学毕业生去当村干部,这引起了当地文科类高校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兴趣,一时间“村官热”方兴未艾。
在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文科类高校,许多应届毕业生都认为当“村官”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这所大学2009年本科、专科共有4897名毕业生,报考“村官”的人数是1180人,约占总人数的24%。而在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理工科类高校,报考“村官”的人数则很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对理工科应届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旺。
据调查,重庆文科类高校之所以兴起“村官热”,一是因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而当“村官”则有望进入公务员队伍,这种就业方式比较稳定;二是因为文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工作应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
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邓文君说:“当‘村官’就等于到乡村最基层锻炼自己,这也许更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乡村里有淳朴的乡土民情、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和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都是让我向往的理由。”她同时也表示,对于2005级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太大了。她曾经参加了多个招聘会,投出10 多份简历,但都杳无音讯,因此选择到基层工作,也算是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面对“村官热”,重庆师范大学就业办公室助理研究员杨宇认为,想当“村官”的同学人数如此之多,并不出乎意料。为鼓励学生报考基层村干部,学校做了大量的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各学院领导的宣传动员、对应届毕业生的动员、组织在基层工作的优秀代表来校办讲座以及用校园广播宣传等。他说,报考村干部不但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国家、党政机关储备人才,这也是高校应有的办学理念。
一些教师建议,报考“村官”的同学应该把能够利用的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不但可以减少考试的成本,也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比如多进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去查阅相关资料等。报考的同学还应该在寒假期间,深入乡村基层,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和村干部的工作流程,为笔试、面试做好准备。此外,同学们还应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一旦未被录取,应乐观面对,减少自己的心理落差。(郑海萍 王金涛)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