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是网申必挂!可几乎没得到什么回应,太纳闷了!”学校知名、成绩优秀、社团表现突出、实习经历丰富,李树丰一样都不少,但是到目前为止,她在网上投了少说五六十份简历,只收到一个笔试通知。“其他的十几个笔试机会,都是通过校园招聘会投简历得到的。”李树丰说。她还算是全寝笔试机会最多的。
有这样困惑的,不只李树丰一个人。一则题为《网申靠谱吗?》的帖子,甚至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天地人大BBS的“今日十大”。还有豆瓣网的网友称,论坛中,有人说,网申其实都是走个过场。
为什么今年的应届生普遍感到网申命中率太低?事实是怎样的呢?
网申是过场吗
关于大学生网络求职状况,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吴昊和张东做过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覆盖全国东、中、西部地区25个城市的41所高校的大四应届毕业生。在“利用网络投递简历时,你认为存在的最大问题”一项的调查中,“回复率低”成为最显著的问题,占总数的56%。
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事业部总经理丁衣认为,“在有效性上,网申与传统的招聘方式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通过网申这一渠道收集到的应聘简历要远远多于传统方式,分到每个人头上的成功率就会小很多。”联想招聘高级主管施娜提供的数字是,联想集团2009年应届生招聘计划在100个岗位左右,全国收到简历近5万份,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联想的专门网页投递的。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王丹分析,求职者自身也有原因。很多人会在网上“海投”简历,投了很多,但并没有仔细了解职位的需求,以及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自然会感觉大多数简历都石沉大海。
通过网络投递的海量简历,究竟有多大的命中率?采访中,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都表示,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因公司而异。
邓琳(化名)曾经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分公司,今年该公司在一所名列“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经过筛选后,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到最后,网上的简历都没怎么看,因为公司认为,应聘者如果很重视这个机会,一定会参加公司的招聘会、投递纸质简历。看了纸质简历再看网上简历,是重复工作。”邓琳说。
丁衣介绍,中华英才网的主要客户是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而这类企业招聘针对的,通常是比较优秀的人群。企业为提高效率,减少招聘成本,都会锁定一定的目标人群,比如会有目标院校的要求,这样可供选择的人才资源就会被圈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就好比有100万人应聘该企业,而企业实际考虑的只有其中的20万人。
这一说法得到了在一家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的Thomas Ma的印证。“我们招聘是有一些目标院校。像在工程领域,肯定首选清华、同济和天津大学的学生。”他说,比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专场招聘会,别的学校的学生过去投简历,能够通过的机会也比较小。
“他们不可能不重视网申,因为公司每年在这方面要投入好几万呢,”现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的舒畅(化名)说,“简历肯定都会看,就是不同的企业筛人的标准不一样。”
“关键词”起“关键”作用吗
一篇题为《网申强帖:中华英才网申系统简历筛选后台功能说明》的帖子中显示,HR在筛选简历时,首先是通过“查询条件”找到符合需求的简历,这些查询条件包括求职者的选择职位、志愿、目前所在城市、婚姻状况专业、英语等级考试状态,此外HR还可以自行输入关键字。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王丹说,这样的筛选,依靠的平台是机器,只能按照设定好的标准操作,很可能会因为不智能而造成一些问题。比如用人单位要求的专业是“行政管理”,某求职者的专业是“公共管理”,按道理说专业是吻合的,但机器只认“行政管理”,关键词筛选时有可能就把“公共管理”淘汰掉了。
还有的,用人单位一开始可能担心招不到人,标明的条件都是比较基本的。但如果发现简历太多,用人单位就会在后台设置更高一级的关键词。在求职者看来,便是自己明明满足硬性条件,简历仍然没通过。比如网申中可能只标明“硕士”,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求职者过多,用人单位就可能把程序设置为“985”或“211”院校硕士。
舒畅也曾在微软中国人力资源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负责筛简历的时候,每一份简历她都会看,包括前面的硬性条件学校、专业和后面的实习经历。“一些学校不太好、但是本人经历不错的,我们也会给他笔试机会。”舒畅说,但是现在所在的国企不一样,对学校、专业、生源地、学历、四六级等硬性条件更重视,这些条件不符合的话,一般是不行的。“所以现在就没有原来看得那么仔细。”
“这可能和工作量也有关系,在微软,专门负责网申简历筛选的就有6个人,在现在的单位,负责这个工作的人要少得多。”舒畅说。
多名业内人士都提到,国企对硬性条件看得更重,网上筛简历的时候首先看前面的硬性条件,不行的话立马就pass掉。但是,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宁认为,国外的企业更喜欢用关键词搜索,而且技术性较强的职位更适用这一方法,比如计算机程序员等,企事业单位会输入员工需要具备的专业等级作为筛选条件。而像市场销售、财会、文秘等职位,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使用关键词的比例并不高。
“至于网上流传的‘与知名企业沾边’这一作法,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并不大。”陈宁解释说,“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不胜枚举,即便要找一些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工程量也是非常大的,技术上也很难支持。”
除了求职者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简历模板上由智联的简历中心统一管理这种方式之外,企业与智联合作的另一种方式是,求职者的简历通过智联的网络界面直接发送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邮箱,这种简历是不受网站后台限制的。
网是静的,人是动的
“纸质简历一来不利于保管,二来不利于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传输。因此,企业校园招聘更倾向于用系统的方式来存储简历。从公平性的角度来讲,通过系统投递简历,更能保证每份简历都得到同等的筛选机会。因此,这是一种趋势。”联想招聘高级主管施娜说。
陈宁认为,网络的便捷使大家对网申的期望值过高:“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成功率与投出简历的数量并不一定成正比,要做好心理准备。”根据智联招聘的经验,普通求职者三个月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比较常见的,而应届生通常时间要长一些,一般半年左右。因为没有经验,加上数量巨大,难度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网申确实存在单一化、模式化等弊端,这也是各种传统的求职方式至今仍为广大求职者追捧的原因。”陈宁建议,大家在使用网申的同时,也要“多条腿走路”。
业内人士建议,在投递简历之前,认真研究目标公司和目标职位的要求,包括与身边可能了解更多信息的同学、前辈及师长咨询,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简历内容,有针对性地投递。当然,前提是简历信息必须是真实的。
同时,可以初步评估一下单位的实力,再决定使用哪种方法来投递自己的简历。一般大公司会比较认可网申渠道,而中小企业可能还是比较依赖校园招聘会和纸质简历,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资金去做一个完善的网申系统。
马晓勤(化名)也曾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专门负责应届生简历筛选工作。她从自己筛选简历的经验出发,建议应届生在写简历时应该一目了然,要把取得的具体成绩摆出来,不要泛泛而谈。“因为一份简历在我眼前停留的时间也就1到2分钟。”
“某些企业会有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不存在格式化的毛病,求职者应该认真准备,了解清楚条件,观点鲜明,别长篇大论。”王丹说。 (实习生 马丽 税晓霖 温泉)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