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求职就业

放弃大城市和高待遇 大学生"毁约"去灾区就业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7-07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原春琳

    文利是北京大学电子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年年底,他就和成都的一家外企签了约,然后一直把心思放在毕业设计上。可是今年5月底,他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3名应届毕业生一起,策划了一场“集体毁约”:4个人一起辞去了在北京、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相约来到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的东风汽轮机厂工作。
    “我们几个人都是绵竹高中的学生”,文利说,“我选择去灾区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当人大的那名同学在QQ群上提出这个建议时,得到了其他几人的一致赞同。“这是经过许多天深思熟虑之后才作出的选择。选择意味着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灾区,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我们的工作”。同样令人感动的是,当这几名同学的签约单位听说他们是要回绵竹建设受灾的家乡时,都没有为难这些“毁约”的学生,痛快地放了人。
    昨天文利在家乡看到自己的高中老师,老师听说了这几个同学的做法,很感动,也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
    到现在,文利也不知道自己在东汽的待遇如何。可是他很乐观:“我们有宿舍,有食堂,有吃有住,就行了!”这几天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为灾区的重建工作忙碌着,他越发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很多志愿者都不是绵阳人,却在这里重建我们的家乡。这里怎么能没有我们的身影呢?
    实际上,在全国各地,“毁约”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
    湖北人王斌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 ,他早已联系好了上海供电能源杭州分公司的工作。地震发生后,他决定放弃去杭州,到灾区去工作。当他了解到东方汽轮机厂在地震中损失严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恢复重建时,便毫不犹豫地与东方汽轮机厂人力资源部取得联系,请求能到该厂工作。他的这种请求让经历磨难的东汽人很振奋,仅仅半个小时就同意了。
    放弃发达地区的工作,而选择去地震灾区,王斌说:“地震灾区更需要我们。”他在为成为一个新的四川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南开大学商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曹莉莉,本已签约青岛的一家公司,待遇很高。但是她向单位说自己要去西部志愿服务一年,公司表示了理解。她说,选择去西部是受到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洗礼。
    还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在地震前已经签约地震灾区的企业。地震发生后,一些亲朋好友劝告他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换个地方吧。但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选择。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8届硕士毕业生杨培志的求职之路有些不同寻常。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他正在前往成都的列车上,准备参加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面试。这家我国重点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在地震中损失严重。
    随着几次剧烈的颠簸,列车停在广元和江油之间的山路上。一天一夜之后,火车开始缓缓前行,途经江油、绵阳等重灾区,沿途看到坍塌的房屋、破损的街道、受伤的人群。在晚点28个小时之后,火车于13日晚上10点到达成都。
    在面试时,杨培志得知,公司下属单位——东方汽轮机厂损失严重。“面试结束返校之后,我曾经迷茫过,彷徨过,因为如果我应聘成功,东方汽轮机厂将是我未来工作的常驻地。”
    就在杨培志为工作左右为难的时候,他脑海中时常浮现出灾区那一只只等待救援的手,那一双双渴求帮助的眼睛,那一颗颗需要抚慰的心灵。“每每被那些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感动着,被温总理那句‘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倍努力!’的话语感动着。”当公司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他被录用并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公司时,杨培志的回答是:“我愿意!”
    白瑞瑞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地震之前,他就确定了自己要去德阳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地震后,家人很担心,劝他放弃这个工作,换一个地方。无奈之下,6月28日学校放假后,白瑞瑞回到老家,做父母的工作。“国家正在大力重建灾区,肯定不会有事情的。况且,这个岗位非常适合我的专业,我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他说。
    父母的工作做通了。离7月15日报到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白瑞瑞等不到那个时候。很快他就要从陕西榆林老家奔赴四川德阳。“我想尽快到那边去,即使没有报到,做点别的事情也可以啊。”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清华大学奔赴四川、重庆、陕西和甘肃等受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就有200多人。在同样的区域,天津大学有172名毕业生。南开大学奔赴地震灾区工作的毕业生有98人。西安交通大学到地震灾区工作的毕业生有100多名,其中,去四川重灾区东方汽轮机厂工作的就有近20人,还有一些毕业生去了陕西省汉中市的中心医院和人民医院,其他则分散于四川和陕西的各个受灾地区。
    不管自己的家乡是不是地震灾区,越来越多的学子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着地震时最响亮的一句口号:我们都是四川人。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趋利避害,要担起震后恢复重建的重担,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奉献青春,这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西安交大学子的声音代表了奔赴灾区工作的学子们的心声。(原春琳)

 

标签:就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