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坚持“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相知、文理交融”的文科发展理念,着力在体制保障、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化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体制为基,顶层设计保障文科发展。成立文科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谋划与统筹协调。成立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文科咨询专家小组,为文科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定期召开文科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文件,明确文科发展方向。
学科为重,全面布局促进交叉融合。构建“高峰学科—一流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的文科学科建设体系,凝练文科会聚型学科群,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搭建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等若干特色跨学科平台,支持建设6个“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7个培育团队,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增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质量为本,瞄准战略产出重大成果。设立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专项、重大项目培育专项等,持续涵育学术思想,培育重大项目与成果。将“经典文化传承与引领计划”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在“双一流”建设中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项”,推动产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等一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出台智库成果认定办法,针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智库研究等不同领域,加强分类评价,推动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相结合。
人才为先,优化结构拓展师资队伍。启动文科资深教授、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百人计划(文科)”等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健全文科引人育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创新,设立求是特聘科研岗,推行特聘研究员岗位制度,建立长聘教职制度,进一步优化文科教师队伍建设。在岗位聘任中坚持重点保障与有效激励相结合,针对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实行年薪制与固定津贴制并行的薪酬体系。
交流为径,加强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制定文科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提升工作计划,着力提升文科在人才队伍、学生培养、话语体系、学术研究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设立“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专项和曾宪梓国际交流基金,鼓励文科教师参与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与欧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关系,初步形成高层次科研国际合作网络。2017年,文科院系师生出国交流7000余人次,举办国际会议220余场,开展国际合作项目37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