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多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实施《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和关于学科建设、思政教育、师德建设的60条意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舞动学科建设龙头 打造学校发展平台
“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办学的关键。”青海民族大学校长何峰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思路,青海民族大学借助内地大学的对口支援,全力打造藏学、民族学、管理学、法学等品牌学科,强化民族医药、艺术设计、民族传统体育、蒙古语言文学等特色学科,促进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和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传统学科转型,花大力气建设电气信息、土建、交通运输、生物工程、药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理工学科,实现了文、理、工学科合理布局,增强了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了与青海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舞动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关键需要领头人和学科团队。近3年来,他们依托1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3个“人才小高地”和35个学科团队,特聘“昆仑学者”14名,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00多名,极大地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学科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研究生教育水平。他们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目前,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1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研究生规模为1100多人。
学科建设要有质量,离不开各类科研平台。他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相继建成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和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和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共建实验室。马成俊博士负责的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民族学为核心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和“人才小高地”,近几年先后完成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57部,发表论文396篇。李军乔博士主持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青海蕨麻1号新品种扩繁与示范”,制定通过了蕨麻国家商品标准和地方标准3个,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又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青海民族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办好学科基础好的专业,减少社会需求少和办学条件明显不足的专业,并根据往年招生、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先后停招、缓招了一些专业。同时按学科大类招生,允许学生选择更加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
他们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团队建设等10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程。其中,开设的几个特殊拔尖人才实验班,报名火爆,竞争激烈,成为大一新生的热点,也成为改革的亮点。
他们开设的“江河源卓越财会人才实验班”,每年从全校优秀新生中选拔,采取笔试和面试综合考评方法,确定前40名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培养了一批在专业领域具备较高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
“江河源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则从全校法学类专业中精心挑选40名学生为培养对象,并实行淘汰机制,保证学生培养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青海民族大学针对藏学、民族学、藏药学等已经形成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以及能够有效服务国家战略、青藏高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加强重点策划,给予优先支持,从而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研创新力度。
何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族生态文化》,为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成果获得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星全成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对加强民族、宗教、统战等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杨虎德教授完成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经济发展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等成果,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资政作用。毛继祖教授主持完成的“藏传医药经典丛书”《蓝琉璃》、《医学四续》、《晶珠本草》、《月王药诊》的汉译工作,有极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对弘扬藏医药文化,促进藏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开展藏医药研究、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何峰教授主持的《吐蕃政治制度研究兼论藏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索端智教授主持的《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马成俊教授主持的《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先巴教授主持的《青藏高原各民族汇聚中华的历史研究》、骆桂花教授主持的《青海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徐建龙教授的《青海境内黄河上游水库移民问题研究》、杨发玉教授主编的《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角巴东主研究员完成的《八部汉译本系列丛书》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以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生态移民、社会和谐为中心的成果集群。
创新思政教育思路 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青海民族大学立足少数民族学生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农村牧区学生多的实际,要求全体教职工都要关心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
他们在加强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每班配备3—4名兼职辅导员,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全校党政管理和不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教学科研人员依据职级和专业背景,每人辅导10名学生,每月至少与学生谈话1次,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熊敦邦认为,这些做法不仅弥补了学校思政工作专职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更在深层次上体现了高校“三育人”的方针,达到了把虚的工作做实,把大的工作做细的目的。
他们还探索建立了分学期、模块化、渐进式、全过程育人新路径,将思政教育分为17个模块,分学期推进。第一学期主要开展入学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人生规划教育、国防教育。第二学期主要开展祖国统一教育、省情教育、法纪和自律教育、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第三、四学期主要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开展顶岗支教活动和“三下乡”活动以及消防演练和心理咨询。
学校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省内高校唯一的校园电视台,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打造“道德讲堂”、“从政之要”、“学科文化”、“节日文化”等精品讲座,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水平,并将社团作为巩固专业、提升能力、品德养成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共组建学生社团62个,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
作者:阿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