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十年实现跨越发展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2-04-16  文章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未知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是江汉大学与湖北三才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地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坚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办学资源,将学科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挂钩,经过十年发展在校生实现从百人到万人的大跨越。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车都,神龙、东风、本田等品牌的整车企业及诸多零部件配套企业遍布开发区。学院和开发区汽车与电子企业合作设置汽车电子工程专业,抢抓了战略新兴人才的制高点。为适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法合资企业林立的发展环境,学院创办法语专业、英法双语特色班,贴近了市场需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还积极与武汉市各委、办、局建立联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

  学院作为市属高校江汉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也是武汉市市属唯一一所三本层次的高校,填补了武汉市高等教育第三批本科层次的空白。学院招生计划数逐年递增,近三年来每年招收计划内本专科学生近3000人,其中70%为武汉本地生源,每年为2000多名武汉籍高考考生和家庭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院已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9866人,其中本科生5754人,获得江汉大学学士学位5454人,学位授予率95%。2008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高于湖北省同类高校平均水平。学生考研录取率稳中有升,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从2008年的4.2%上升到2011年的7.7%。2008年以来,有500多人次的学生在校外各类专业知识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得国际性奖项2个、全国性奖项28个、省市级奖项72个,获得专利3项。

  回望走过的十年,未来任重道远。学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抓住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独立学院转型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快学院各项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学在文理】 毕业论文65%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目标指引下,首创了“分分合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分段教学”,实施“专业融合”、“校企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

  分层培养。针对学习能力强且有志于专业深造的学生,学院加强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的辅导力度,提升他们的考研竞争力。考研升学率逐年攀升,从最初的5人上升到现在的150人。另外,鼓励个性发展,让有专长、有特色的学生脱颖而出。几年间,学院陆续涌现了“校园张艺谋”、“我就乐创业团队”等自主创业的学生典型。学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参加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2011年司法考试通过率升至20%,居于同类高校前列。

  分段教学。学院提出“3+1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大学四年分为两段,即本科前三年以理论教学为主,最后一年进入实践实训环节,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培训期和适应期放在大学里完成,为将来自主择业、创业和就职后的自我更新打下良好的基础。“3+1”的分段教学模式还体现在学院的校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参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前三年在学院完成规定课程,最后一年赴国外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国外大学学士学位和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文凭。这为有意出国深造的学生创造了良好平台。

  专业融合。在教学理念上,学院一直注重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的学科专业融合。在具体实践中,学院采取了英语小循环、双语教学、学部联合办专业、与企业合作等措施。在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中,具有学院促进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传媒经济)和金融学(信用评估)两个专业,招生和就业形势火爆,受到社会广泛赞许。

  校企结合。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学部为单位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已发展到109个。摸索老师带学生做项目、做科研的形式,使学生实习向人才培养更深层次发展,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与教师科研课题和用人单位实际相结合,此类论文近年达到65%。在实习管理方面,学院实施集中与分散的精细化管理,针对有不同意愿的学生需求,制定不同的实习规划,分类管理,定期检查。既增强了实习单位对录用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信心,也巩固了实习单位与学院的长期合作关系。

  【爱在文理】 构建“四倾”学生工作模式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确立了“以人为本、成人为先、德法并举、双效合一”的学生工作宗旨,着力构建“倾情教育、倾力管理、倾心服务、倾注发展”的学生工作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人生规划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日常事务管理中。

  一是紧扣工作着眼点育人,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方法。以成人、成才为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夯实主题教育法;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实行“三严三规三公”制度(即严谨态度、严格教育、严肃纪律,规范行为、规范内容、规划人生,公平、公正、公开),创新榜样示范法;以教室、寝室、家室为阵地,通过面谈、电话、QQ、家访等方式,细化谈心教育法。

  二是牢记校园安全着重点稳定,坚持常抓不懈。构筑学院、学部、班级、寝室四级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日常工作值班与敏感时段24小时值班制,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与重大事件的时事教育相结合的维稳教育,保持了责任安全事故零记录。

  三是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文化节,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学院每两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节和社团文化节,从内容到形式,从参与到制作,注重原创性与所学专业的结合,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结合,传承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近年来,每年均有上百人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四是抓住矛盾凸现点特殊群体学生,分类指导,细心引导。对优秀或有特长学生给予表彰;对学习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助;对心理疾病学生实行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定期专访;对违纪学生实行教育、疏导、处分、帮助、改正“一站式”服务。

  五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2006年创办以来,经过6年努力,形成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学部心理辅导老师-各班级辅导员”的三级责任机制,形成助人自助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学院每年接待心理咨询来访个案300余人次,成功干预因心理问题轻生的学生35人,校园内未发生一起学生因心理问题轻生的恶性事件。

  六是设置帮扶政策,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院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省的资助政策。每年上千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才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先后为1000余名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三优先”政策,即优先享受国家资助,优先获得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参与评奖评先;目前,学院有10个部门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可提供200余名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另有多家企业为学院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经验文理】 探索“民独优”的模式和机制

  在民办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潮流,为江汉大学体制机制创新做好试验田,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在10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民、独、优”为特色的新模式新机制。

  “民”,即民办机制。学院倡导“三效合一”(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价值观。以 “小实体、大网络、多功能、扁平化”为原则构建组织机构。全院共设置9个职能部门、3个直属教辅机构、11个教学科研实体;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绩效考核,人员组成按照“精简、多能、高效”的原则配备。在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了“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党委政治核心、师生参与”的治理结构。学院十分重视工会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学院工会构建了“董事会指导、党委领导、院长支持、工会实施、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2011年学院工会被武汉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

  “独”,即独立地位。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七独立”,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优”,即优质资源、优良质量。学院充分利用江汉大学的师资、实验设备和宿舍、食堂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投资方湖北三才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社会资源,为学院教学和后勤提供坚实后盾。通过全新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学院通过国有公办高校品牌资源与企业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

  【数字文理】 从弱渐强跨越式发展书写风流

  24个本科专业。学院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2009年,金融学专业被列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学院设有商学部、人文学部、政法学部、外语学部、信息技术学部、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部、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体美学部、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部10个教学单位及创新人才培养中心。

  教师594人。在学院任教的教师有5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89人,占教师总数的49%。教师中既有毕业于国内130多所高校的,也有在英、美等9个国家留学归来的。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于光远、李京文院士等知名学者为首席教授。

  图书91.3万册。学院可使用校舍建筑面积27.8万m2,教学仪器设备10268台套,图书91.3万册。学院正在征地500亩建设新校区,可望在2014年底实现学院整体搬迁。

  1400人次从事做公益。参与校外社会公益类活动1400人次,获得表彰607人次。

  零伤亡事故。在“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指导下,学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在安全教育方面获得省级表彰6项、市级表彰2项、主办高校表彰47项。2008年以来,学院无一起重大安全稳定和学生伤亡事故。

  600余名志愿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学院600余名师生组成的奥运司机志愿者团队,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展示了学院学生的优良素质和中国大学生的形象,赢得了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专业总学分降至165个。学院三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压缩了各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由195个降至165个,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编写教材44部。学院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重点支持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教材的编写,2008年以来主编、参编出版教材44部,自编讲义22部。

  65.2%教师有科研项目。近4年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优良率超过80%。学院近4年投入科研经费514.66万元,65.2%的专任教师参加了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8年以来,学院教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华夏英才基金和省市科研项目58项,省部级奖25项。

  制定42项校园“法规”。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方面,相继制定了管理制度和教学指导性文件,目前正在实施的有42种。

  考试一次性及格率95.2%。2011年本科学生统考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6.4分,一次性及格率达到95.2%;近4届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逐年提高,2008级达到55.3%。

  37篇学士论文获奖。学院采取组织集体答辩、评价评优等措施促进论文质量不断提高,2008-2011年,学生毕业论文有37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

  【展望文理】 坚持改革创新再铸学院辉煌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走过的十年,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十年。展望未来,学院将以教育部独立学院考察验收为契机,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主旨,以增强学生能力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来打造学 院形象,力争实现学院整体和办学水平在全国民办高等学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形成以文、理为基础、以工、商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跨专业交叉融合,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明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

  在办学水平上,紧扣质量主题,深化教学改革。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院最核心最紧迫任务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激励,营造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使每一位教师在学院安心、舒心地工作和生活。

  在开放办学上,积极拓宽合作交流渠道,有效推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学院重点学科专业嫁接整合,加强与武汉市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的合作交流。

  在办学条件上,完善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满足万人大学教学生活需要。

  在体制机制上,更新办学观念,加强管理创新,按照切合万人大学教学管理要求、切合市场发展水平、切合民办教育的成本效益、切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四切合”原则,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提高办学效益。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塑造和弘扬“文理精神”为中心,重点培育一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增强师生的爱院情怀和学院凝聚力,增强学院社会知名度和赞誉度。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