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中,注重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前端土壤培育和中端载体的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培育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科技类社团、教授科研团队等学生科技创新前端土壤,实现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面上覆盖;通过整合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技创新中端载体,为学校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并利用所形成的各类科研成果及创新人才储备,反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以总分450分夺得最高荣誉“挑战杯”。
整合力量,构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学科研合力育人平台
学校积极探索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成效,以及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努力将学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更好地发挥科研反哺教学、高水平科研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学校启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的建设项目,以三年为建设期,计划建设40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基本实现对各主要学科方向的覆盖。“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面向全校科研团队和教师、研究人员开展创建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和个人在现有场地、师资、设备、技术保障等基础上,固定指导校内高水平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工作,或以若干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项目团队作为指导对象。学校根据申报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评审会,择优授予建设资格;为所有科技创新工作室提供统一标识,并定期组织评估,每年对各工作室的优秀创新成果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展示。三年创建期完成后,对成效突出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嘉奖,择优推荐参加校长奖、“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学生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发挥示范作用,形成长效机制。
打造品牌,培植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土壤
学校以“985工程”三期能力建设与人格养成(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为契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和实践平台,通过科技竞赛、学术科技社团活动等各类科技创新实践,培植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肥沃土壤。
2010年11月,在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学校启动“钱学森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计划经过3到5年,有效整合校内各类科技竞赛、PRP、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技创新平台,将“钱学森杯”打造成一项集中展示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各类成果的综合性品牌,成为学校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作品培育的孵化床。学校积极参与“挑战杯”、ACM、iGEM、Robocup等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通过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学术科技作品选拔、培训,以及加强校内部门统筹协调,从作品培育、作品选拔、资源整合三个方面,提高各项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品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学校鼓励和扶持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将学术科技类社团与院系专家、教授和实验室紧密对接,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科技培训、实验室参观、科研见习、学科竞赛、沙龙交流等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学术能力进行系统培训,在校园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博学广识”的良好氛围。
制度保障,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分类资助办法
学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为学校创新育人的重要载体,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经广泛调研,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专业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酝酿推出交大学生科技竞赛分级管理制度,将参与或承办的国内外科技竞赛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确定资助和奖励方案。
委员会挂靠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每年定期召集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召开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分类资助评审会,根据不同科技竞赛的主办部门、参赛高校情况、校内参与情况以及竞赛声誉度等参考因素,将竞赛评定为A、B、C三个类别,学校从“985工程”三期中设立专款,进行分类资助。根据竞赛类别、学科特点、竞赛成绩、资源配套、赛事举办地点、竞赛参与方式等确定具体资助额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及资助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向性和科学性。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