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2日电:10月2日,作为新中国内燃机工业发展历程缩影的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日子,庆祝大会在天津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从开创我国内燃机工业之先河,建立国内最早的内燃机专业,到加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到合作开发出中国首台满足欧VI(6)排放法规车用柴油机,60年来,天大内燃机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通过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为“中国动力”——中国内燃机工业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中国内燃机专业奠基石创办新中国最早的内燃机专业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潘承孝教授就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机械系主讲《内燃机学》、《汽车学》和《汽轮机学》等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这些课程的大学之一,并培养了以史绍熙、刘颖、陈秉聪、陆孝宽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汽车、内燃机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开拓者。1935年,邓曰谟教授在北洋大学航空试验室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活塞式飞机发动机。经国民政府批准,北洋大学创办了航空系。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内燃机专业在天津大学正式成立,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内燃机专业之一,开创了新中国内燃机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格局。在此期间,天津大学修订了我国内燃机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编写了我国自己的内燃机专业教材。专业成立60年来,已培养本科生近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900余名,博士研究生200余名。天大内燃机以它在教学科研的综合优势成为国内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并在历次的重点学科评估中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着眼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丰硕成果见证中国内燃机发展
从“天津市内燃机研究室”到“天津内燃机研究所”,从“燃烧学研究室”到“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0年来,天大内燃机人着眼内燃机工程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以“顶天、立地”为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内燃机基础理论和创新技术研究中,承担了一系列有关能源与环境,涉及国家汽车、内燃机工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六五”国家攻关、“七五”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八五”国家“攀登计划”、“九五”“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到“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连续3项973计划项目,天大内燃机主持承担了我国内燃机领域绝大部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取得了一批对我国内燃机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成果。
上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由活塞式发动机—压气机联合装置”;
60、70年代提出并建立柴油机复合式燃烧理论;
80年代建立“汽油机射流燃烧室”;
90年代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和电控技术”;
新世纪“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
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成立60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中国内燃机科技事业的进步深深烙下了天大内燃机人的烙印。
坚持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
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内燃机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一汽集团、二汽集团、潍柴动力、广西玉柴,40余家国内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2010年天津大学牵头成立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战略联盟,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形成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天大内燃机人用10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20年排放升级的技术历程,攻克了从欧I(1)到欧VI(6)排放标准的技术难关,于2011年合作开发出中国首台满足欧VI排放法规车用柴油机。在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设计技术、减振降噪技术、气道试验台大量推广应用以及电控技术方面实现的突破,为我国从内燃机生产大国到内燃机创造强国的转化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5000余名天大人活跃在内燃机领域60年发展见证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天大内燃机人始终坚持把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搭桥铺路。早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天大内燃机的学生就自制了“红专牌”汽车为祖国献礼。现在,由学生自行设计制造的“中国节能汽车”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已纷纷亮相,天大内燃所FSC车队正在备战有“学界F1方程赛”之称的2011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天大内燃机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改革模式。他们先后在北京内燃机总厂、东风潮阳柴油机公司、潍柴动力、广西玉柴、长城汽车等建立了工程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科研和工程实践基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多年来无论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还是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直坚持做到“真题真做”,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0年在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被选作为天津大学的四个重点培育专业之一。专业成立60年来,已培养本科生近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900余名,博士研究生200余名。广大天大内燃机专业的毕业生秉承母校“实事求是”校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真诚奉献,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讯员刘思思 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