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管学院创新培养公共管理人才——
国家的需要就是育人的方向
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从自主创新战略到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方针、改革举措的酝酿、制定过程中,都能听到清华公管学院的声音。10年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共组织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截至目前,已培养1200余名公共管理硕士和数十名公共管理博士,还以多种形式培养万余名各级领导干部。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育人的方向”,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说。
生源哪里来——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公共管理领导人才
培养什么人,如何招生,曾是成立之初困扰公管学院的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0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批准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来首家正式挂牌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
“用专业系统的方式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公共事务的领导者,并为国家提供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薛澜说,在这个定位下,学院决定在院内不设系,而只是确定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管理及国际发展这4个大的学科方向,并在这些方向上设立相关研究所。
“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立足国情,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薛澜介绍,学院从2001年MPA首次招生开始,前3年的录取平均分数在全国名列第一。考生来自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但由于户口等限制,很多外地学生毕业后异地进入政府等公共部门工作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学院改变招生模式,从等学生报名变为校领导带领学院班子走访地方省市的组织部门,请其推荐优秀中层干部报考。学院在考生满足MPA联考成绩的要求下,更重视其工作表现和面试情况。学院每年组织这些学生两次到清华集中上课,每次6—8周,两年课程学完后就可以进入论文阶段。
这样,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成为生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学院MPA学生中10年以上工龄的约占50%,其中30%具有20年以上工龄,担任厅处级领导职位的接近1/3。
课程怎么教——
以案例教学为推手,着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这几天,“变革中的公共政策”、“国际战略与全球领导力”等多场专题论坛正在清华公管学院进行,海内外著名学者将再次为公管学子奉献一场思想盛宴。
“公共管理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课程该怎么教?青年优秀教师程文浩对2001年底的一次课程讨论会情景记忆犹新。采取逐门课程汇报讨论的形式,汇报会首先由各位主讲教师提供教学大纲及教学发展手段,并介绍课程内容,然后大家进行讨论。
以MPA核心课程作为突破点,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分成不同的教学小组,准备相应的教学大纲,并多次召开教学讨论会。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和希拉丘斯大学马克思威尔学院合作,并专门成立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案例中心根据教学需求开展案例调研与写作,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案例调研基地。同时设立公共管理与政策专题类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选修不同层次和风格的课程。
目前,除专职教授外,学院已经形成由国内优秀专家型部级领导、国外政要及海内外知名学者构成的三大兼职及主讲嘉宾团队。正是国际视野和对课程的精益求精,清华公管人十年间始终走在国家应急管理、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政策领域研究和实践的最前沿。
质量怎么保——
以质量管理为根本,牢固树立教育精品意识
“明德为公,行胜于言。”公管学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彭宗超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为了保住生命线,学院重点把好“三关”——
为保证招生质量,对选拔方式进行改革。多年来,清华公管学院清醒地看到笔试成绩在选拔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公共管理人才方面的局限性,不拘泥于追求高分数,而是加大面试比重,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面试始终维持一定的淘汰率。
为保证课程质量,MPA课程统一纳入清华大学课程管理体系,对选课退课、开课资格、教学评估和课程考核采取统一的监管机制。
为保证论文质量,学院制定了论文评价标准,通过关口前移、集中答辩和匿名评审等措施,把好出口关。每个批次均保持一定的答辩不通过率(4%—8%)。
今年5月,学院对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改革,增加《政策分析实践报告》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学生应根据真实“客户”(政府部门或公共组织)的需求和问题,提出分析意见和解决方案。
2001级MPA学生陈行甲,在担任镇长期间运用所学知识成功解决了当地泥石流突发的危机事件,这一事例被改编成优秀课堂教学案例。
“充分利用课堂、政府和社会3个舞台,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彭宗超说。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