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往年提前了几个月,复旦“抢先”公布新一年的博雅杯招生细则。今年的“博雅杯”显然引起了更高关注度,其原因就在于陕西考生孙见坤与复旦失之交臂。记者发现,相比去年,新版招生细则显然活络了很多,为破格招收创造可能。
新添教育部规定留出回旋余地
作为2010年度复旦“博雅杯”全国征文大赛的一等奖得主,陕西考生孙见坤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可他却由于高考(论坛)成绩低于当地一本线6分,最终没能“破格”成功。虽然有复旦8名教授联名举荐及校方招生许诺,但陕西省招办根据“章程”把关,认定其不能被复旦录取……
昨天的发布会上,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介绍说,相比去年,校方在今年的注意事项中新添了“有关政策按照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2008)16号文件执行”一条。而记者查询该文件也发现,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满三年的‘985工程’的高校,对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或在试点高校组织的测试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自行确定高考成绩的要求。”
这项新增条款是否与早前复旦与孙见坤的失之交臂有关?“自行确定高考成绩要求”是否为了避免再度痛失“人才”?复旦方面对此未作明确答复,有关负责人只表示此举可让复旦在自主招生方面有更大回旋余地。
已录取考生平均低于复旦线20分
记者了解到,通过“博雅杯”进入复旦大学的考生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共77名,逐年递增。丁光宏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这些学生平均线低于当地的复旦线20分左右,最低的可能有40分以上,也有极个别同学高于了录取分数线。如果按照高考的方式来筛选这批同学,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跟复旦大学无缘。不过,入学后,这批同学大多成绩优秀,平均绩点达到3.14,高于3.0的平均绩点。
丁光宏介绍说,今年“博雅杯”的奖项设置和具体要求与往年相差不大。大奖赛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20名。根据往年的大奖赛设置情况,评选原则依旧延续宁缺毋滥,无论是特等奖还是一等奖,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准,宁可空缺。
一旦抄袭立即取消获奖资格
鉴于目前学术界的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复旦强调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品,且文后务必附上助成征文完成的各类参考文献若干。该校表示,参赛获奖的文章,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一经发现抄袭,立即取消获奖资格。
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建议学生,为了避免写成亦步亦趋的内容概述,或议论空泛的读后感,最好能深入文本原意,结合特定的历史时地与当下的文化背景,做出既言之有物又见解独到的完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