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刘桂清
说起河海大学和江苏沿海开发的关系,实在是再紧密不过:一个是中国水利专家的摇篮,一个是海洋经济时代江苏发展最强劲的增长极,强强联手所产生的化学效应自然不可估量。
针对江苏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河海大学提出了江苏沿海开发的新理念,即从2010年到2050年,通过滩涂围垦与辐射沙脊群在江苏沿海形成一朵兰花状的发展新空间,届时江苏将增加围垦面积700万亩,规模将超出迪拜的“棕榈岛”和荷兰的“三角洲计划”。“这里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开发的新地标,届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港更深、海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海上江苏!”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对未来满怀憧憬。
“兰花”盛放,需要足够的“营养”,这份“营养”里,缺不了河海大学的科技支撑。为摸清江苏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家底,以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带头人张长宽教授为技术组组长的科技人员开始了规模巨大的近海海洋基础调查项目,在3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共开展了12个专题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历经3年调研考察,形成了《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总报告》、江苏省海洋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政策建议书、江苏省海洋资源环境现状“蓝皮书”等阶段性的成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光有科研合作还觉得不够,河海大学索性把人才输送到沿海开发一线去就地开展服务。先有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诸裕良教授和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张健教授到盐城和东台挂职,后有朱磊博士、王华博士和万亦农副研究员3名青年教师到连云港扎根,现在又有河海大学与南通市共建的河海大学南通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双管齐下。如今,河海已经有31个沿海开发研究机构和86位专家被上报“江苏沿海开发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咨询库。江苏沿海不少地方领导都说,“河海大学是我们的‘智囊团’和‘人才库’。”
采花酿得蜜香甜:河海大学先后完成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研究”、“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与利用总体规划”、“盐城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三个项目;与连云港、南通和盐城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编制的《条子泥匡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搭建了“水安全水环境及沿海开发科技创新平台”,新建了全国最大的沿海开发实验基地,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朱拓担任组长的“河海大学沿海开发领导小组”和校长王乘担任主任的“河海大学沿海开发研究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服务江苏沿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