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届一次“双代会”校长工作报告解读
青岛大学新闻网讯(肖璇) 四届一次“双代会”的召开,适逢“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筹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承前启后,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在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夏临华在工作报告中给予了明确阐述。他强调,要全面提高内涵建设水平,着力破解学校事业发展难题,这不仅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热切盼望。
夏临华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几年,学校内涵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格局,高端项目、高端平台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取得重要进展。这是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成果,是持续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战略资源。今后,学校还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内涵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沿着内涵建设的轨道发展。
夏临华重点阐述了在加强内涵建设方面所要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本科生通识教育,扩大研究性学习、创新性试验项目,构建起开放式、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实践教学,开放全校所有课程供学生选修,实现专业选修课资源共享。以政策引导、立项资助的方式,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加强课程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发挥我校学科专业综合性强的育人优势,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求。主动跟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动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工科专业建设,加快实施建设方案。增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做好新知识、新技能的储备。按照社会需求、就业形势以及现有办学条件、师资积累,优化调整招生结构。
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按照高水平、有特色的要求加强学科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好国家重点学科;面向省市区域发展需求,加快培育地方急需的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加强专业学位点建设,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做好生源组织工作。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以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设置专门机构,做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集中优势资源,统筹做好布点工作。
三是努力提高重大项目研发能力。继续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重大专项申报工作,凝炼和培育特色优势研究方向,组织和培育跨学科研究项目,努力提高承接重大专项、研发重大成果的能力。按照新技术革命和产业振兴的要求,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团队攻关合力,争取纳入国家级创新实验平台。进一步提升文科科研水平,提高研究层次,努力产出对文化建设有影响的成果。加大科研奖励面,提高科研贡献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科研条件、生活待遇上制定有吸引力的措施。围绕重点学科专业和重大专项,突出培养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建设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高端人才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主动参与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万人计划”、青岛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做好“泰山学者”工程、创新团队和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人才工程方面的工作。
夏临华指出,“十五”以来,学校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院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为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各项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还应该看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形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影响和束缚了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夏临华强调,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现在,破解事业发展难题的条件已经具备;破解事业发展难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健全完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校院两级权力界定清晰、学院自主权得到充分发挥的办学机制;健全完善岗位职责明确、奖罚措施严明、评价体系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公平公正、政策配套、导向积极的人事分配制度;健全完善资源配置合理、筹资形式多样、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保障机制;健全完善责权分明、办事高效、科学规范的服务型机关运行机制。从今年开始,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人事制度、资金筹措、资源整合、校地共建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修订完善《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学院改革试行方案》,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继续实行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经费总额动态包干,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关系,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强化机关服务意识,建设师生满意的服务型机关;制定《行政工作规范》,严格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实行全员目标管理,强化问责制。
二是完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把教职工收入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做出的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对优秀教师、优秀工作人员在待遇上有所体现。通过政策调节引导,对大多数人产生激励和鼓舞作用。根据全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按照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制度,提高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待遇,确保教职工政策性收入按时足额发放,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津贴、课时酬金等各方面的待遇。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任期考核制度,通过对人才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实行贡献与待遇挂钩。
三是优化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把教学科研投入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保证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完善校院两级资金筹措办法,支持学院通过合作办学、横向科研项目等形式筹措资金,积极培植新的收入增长点,不断增加教育服务收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经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资源渠道,引进社会资金,保证事业经费投入逐年增长。
四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理清综合大学多校区办学思路,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实现功能完善、设施良好、环境优美、教育资源共享的校园建设目标;改变部分资源分散及配置不合理现状,健全公共资产购置、划拨、使用和收入方面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对资源配置的约束力;坚持勤俭办学,制定量化指标考核体系,不断降低办学成本。进一步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医疗和医学教育资源,大幅提升临床医学教育与基础医学教育的融合力度;进一步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充分挖掘高职教育的发展潜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进闲置校区土地资源置换工作。
五是积极推进校地共建。成立学校合作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年内尽快完成与青岛市共建方案,制定《服务地方工作实施意见》;推进与青岛市共建“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工作,力争在新材料领域实现突破;发挥青岛发展研究中心作用,积极为省市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服务;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关系。加强校友机构建设,开发利用校友资源。筹设青岛大学发展基金。
夏临华校长的工作报告还就“继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坚定不移推进民主办学、统筹规划学校长远建设”等提出了意见和措施。
“全面提高内涵建设水平,着力破解学校事业发展难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走高质量、有重点的发展道路”的新的思路和措施。我们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凝聚起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一定会开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青岛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