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名校风采

西藏人才的摇篮:西藏民族学院五十载成果辉煌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10-08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杨永林

  本报陕西咸阳10月5日电(记者杨永林)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载成果辉煌,今天,西藏民族学院迎来建校50周年。5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被誉为“西藏人才的摇篮”。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培养民族干部,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做准备,中央决定在祖国内地筹建民族学校。1958年9月15日,在渭水河畔的古都咸阳,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公学”诞生了。196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5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输送了3万余名建设人才,其中省级领导干部约30人,西藏有近一半的地厅级领导和县级领导是该学院培养的,西藏民族学院实际上贡献给西藏一个完整的干部序列。从广袤的藏北高原到富饶的藏南谷地,从秀丽的雅鲁藏布江河畔到喜马拉雅山脚,到处都有西藏民族学院学子的身影。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西藏,扎根雪域,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生力军,学院因此赢得了“西藏人才的摇篮”、“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西藏民族学院成立伊始是以文化扫盲、文化基础教育为主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学校逐渐向专业教育过渡,设立了预科、会计科、师范科、卫生科、畜牧兽医科、农科、藏语文系等6科一系。经过50年的发展,如今的西藏民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并重,文、理、经、管、法、医、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现代高等民族院校,拥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系,设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31个本科专业和一批高等职业技术专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达1万人。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异地办学仅此一例。西藏民族学院创造了西藏高等教育上的许多第一:西藏的第一个专科专业、第一个本科专业、西藏最早的高等学校专业构架,2004年,西藏民院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专门史、文艺学等6个专业,作为西藏民院实力最为厚重、最具特色的优势专业,跻身硕士专业教育行列,将学校的办学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教授初级的藏、汉语言,到培养研究生,西藏民院办学水平提升之大,不能不令人为之惊叹和自豪。随着学校的发展,西藏自治区已不再是学院的惟一生源地,来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湖北、重庆等地的汉、藏、回、门、珞等各民族学生,在这块神奇的校园里共同描绘着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学院”的盛景。

  作为西藏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学重镇,西藏民族学院以藏学、民族学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旗帜,在民族理论和政策、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西藏审美文化、门巴和珞巴文化、藏传佛教、西藏经济、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新闻史、少数民族体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成果,并填补了多项研究空白,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藏学专家。以深厚的学术实力为支撑,西藏民族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大项目《西藏通鉴》和一系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民委等部级项目,项目包含了西藏体育史、《史记》民族思想、藏语报刊史等,并承担了西藏自治区8部志书的编撰任务。《清实录藏族史料》、《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明清治藏史要》、《司马迁民族思想阐述》、《西藏密教史》先后荣获国家和省部级褒奖。

  历经风雨,砥砺耕耘。半个世纪以来,西藏民族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励精图治、革旧鼎新、与时俱进,牢记“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学校以近万人的学生规模,600余亩焕然一新的校园,完整的实验体系,52个专业,百余名教授、博士,6个硕士研究生点,使公学时期的一切几乎都化为记忆,但却承接了光荣的传统,肩负对祖国和西藏的责任感,为西藏培养着一批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优秀人才。

标签:名校风采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