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探索之路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8-10-08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颖

  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将迎来90周年校庆,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也将迎来5岁的生日。

    5年来,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引领着学院的实践与探索之路。靳尚谊院长在建筑学院创建之初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高要求。目前学院教师队伍主要由知名学者和国内外著名建筑院校的博士和硕士组成,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具有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学院长期聘任资深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到常规教学中,作为专业教育之补充。20世纪90年代,旅居西班牙10余年的建筑师张宝玮归国,参与到专业建设的筹备工作中,现仍担任着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重任,指导学生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永恒课题。曾经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张绮曼教授是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建人及学术带头人,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张教授积极开拓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环境艺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院现任院长吕品晶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曾在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做访问学者,并有主持国内外重要建筑和规划设计项目的丰富经验。5年来,学院老师们为探索现代建筑教育之路而呕心沥血、倾情付出,使得这走来的每一步都有特殊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对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没有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中。2002年10月,学院举办了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清华、同济、东南、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的建筑系主任,英国格拉斯哥建筑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等国外建筑教育领域的学者与专家共同参与其中,探讨美院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思路。基于对现代建筑的共同认识——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学院创建了建筑教育的新机制——合作办学。2003年中央美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办学成立建筑学院,2005年又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艺院合作办学,学院的建筑、室内、景观各专业教学都涵盖于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之中。具有艺术与技术双重属性的建筑教育观念贯穿相应的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学获得了一个开放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实践环境。与合作单位共同设立的教学实习基地成为教学课程中的一个亮点,部分专业课程在工地开展,有关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答疑解惑,生动具体的案例与教学过程无疑增强了学生们的感性认知。同时,学院还将目光投注到国外建筑设计教育领域,与美、澳、德、加、意、日、韩等诸多国家的大学与文化机构建立学术关系,教授互访、学术讲座等活动络绎不绝。

    虽然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但是学院并没以此为限制,而是适当地面向社会,师生共同携手参与到实践设计中。《“新农村建设”昌平区48个村的调研与规划设计》、《奥运支线4个、机场线3个地铁站的室内设计》、《北京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等等项目均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学生们也在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中崭露头角,2004年北京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学生展、第十届全国美展、2004年“为中国而设计”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IAHH2007国际学生设计竞赛、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共艺术设计等等竞赛获奖者中不乏学生们的身影。“广义而言,建筑教育不过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媒介’,我们应该以这个‘媒介’来实现更大的人才教育目标,应该通过‘建筑’来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建设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当代建筑教育需要有这样的认识和目标,需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把握建筑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而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职业教育的范围里。结合当前社会对各类建筑人才的需求,我们所确定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吕品晶院长说。

    今天,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教学、科研、学术研究各方面已进入成熟发展的阶段,在学术界颇有影响。2004年,学院承办了首届“为中国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各大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院系主任及众多专业人士参与其中。2007年,与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一同主办“国际建筑教育大会”,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及海外诸多国家的大学院长、系主任、专家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2007年,建筑学院加入欧洲建筑教育联盟,成为该联盟中唯一的中国内地会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印证了这5年的探索是可行的。

标签:名校风采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