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高校 > 高校新闻

山东农业大学核果类保护地果实品质机理与技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8-22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作者:未知

 8月20日,山东省教育厅邀请省内专家对山东农业大学李宪利、高东升教授主持的“提高核果类保护地果实品质机理与技术研究”项目进行鉴定。专家组听取课题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查新报告和相关技术资料,并进行答辩质疑,一致认为该项目立题正确、技术路线合理,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在保护地果树碳素同化物分配规律、果实品质发育生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创建等方面研究有创新,在国内较早系统地开展了核果类保护地果实品质机理与技术研究,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课题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示踪技术研究了保护地果树14C-同化物运转与分配规律,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探明了 14C同化物向果实分配比例减少是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课题组系统研究了保护地果实品质发育生理和各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护地条件下,蔗糖相关酶的综合作用(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是影响果实糖积累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确定SS和AI是设施果实中调节蔗糖积累的关键酶,而SS和AI均对弱光照胁迫敏感,为改善保护地果实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课题深入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保护地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提出了保护地果树的土肥管理技术体系;研究提出了保护地果树化学促花的替代技术;探讨了不同技术措施对保护地果实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了保护地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总结出了提高保护地果树果实品质的综合技术体系。

  该课题研究创建了保护地果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对保护地桃、李、杏、樱桃等树种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期间已在山东、宁夏、河南、河北保护地果树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55650亩,累计获得经济效益15580.67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据了解,山东省是果树保护地生产的重点区域,截止2007年保护地果树面积已达36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均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保护地生产的果品不同程度地存在口味偏淡和品质稍差的问题。该课题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保护地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创建无公害生产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对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档次,提升果树保护地生产的技术水平,降低风险,挖掘经济效益潜力,促进这一高效新兴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标签: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