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那么,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他看来,研究型大学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加快改革研究型大学科研体制,优化科研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研承担项目从“单纯承担”向“策划承担”的转变;推动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人奋斗”向“团队攻关”的转变;推动科研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推动科研组织架构从“单一模式”向“矩阵模式”的转变;推动科研服务思想从“间接服务”向“直接服务”转变。
“单纯承担”向“策划承担”的转变
在以往科学研究中,许多大学主要是以被动承担项目为主。国家出台项目申报指南,然后由大学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去申请。单纯重复做法,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应既能策划项目也能承担项目,会写指南或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写建议书是第一步,包括自然基金项目、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更主要的是要通过策划国家重大项目能凝聚一大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做出高质量的成果。这对于提升学校科研质量、水平和科研影响力是很有好处的。
“个人奋斗”向“团队攻关”的转变
按照传统做法,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通过积极申报、策划,争取到大量的科研项目,项目是申请到了,但由于观念、传统、习惯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获准项目并不能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原因之一主要是靠个人奋斗或几个人组成小组来完成。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组团或招标的方式进行团队攻关。只要责任明确、抓紧抓实,通过团队攻关的方式,能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种项目。但问题是,有些大学往往局限在本校、本单位的几个人,它们不敢也舍不得把申请到手的项目送给其他人或别的单位去做。在我看来,这种单兵作战的思路要改变。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都是开放的,如美国某些研究机构研究经费达数十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分包出去,自己实际承担一小部分。因此,承担项目要由单一的课题组向团队攻关形式转化。
“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在过去,研究型大学往往注重科技规模和科技平台数量的建设,这还只是一种“量的扩展”型发展模式。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大学科技整体实力的提高,迫切需要科研发展模式实现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坚持以质的提升为主、以质取胜,从而提升大学科研水平,推动大学科研健康、可持续发展。“质的提升”除了成果多、专利多、论文多、影响因子高、获奖多外,还应考虑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的级别、科学研究的内涵和内容、科学研究的影响力、社会服务的效果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只有这几个指标提升才是“质的提升”,科研水平才能上新台阶。
“单一模式”向“矩阵模式”的转变
国内研究型大学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实现“单一架构模式”向“矩阵架构模式”的转型,即形成教学、科研行列交织的矩阵式完整管理模式。并注重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科研规划的管理,包括平台、基地、实验室的规划,以及重点学科、一级、二级学科的规划等;另一方面则是做好人才规划,比如,引进多少人?引进的人在哪些方面将对学科有哪些提升?其二是平台架构的管理。如对于国家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学校要让它做大做强并独立或相对独立;对于省部级的科研机构,学校要配备一定的科研经费、行政费用,有一定的自主权,促使其向国家级的实验室发展。其三是做好学术研究方向规划和大项目策划。
“间接服务”向“直接服务”的转变
研究型大学要面向行业、企业需求解决问题,就地形成科研成果的转变,一方面要更多地深入到一些行业、企业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从而较好地发挥大学积极服务地方区域行业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要瞄准国家未来的发展,站在前沿上做大事。这种面向问题的科研服务思想,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的科研与服务水平,而且能够真正推动学校学科的交叉和一些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和很好发展。
可以说,研究型大学的五大转变,是社会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未来发展趋势所在,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只有真正实现上述这些根本性转变,才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很好推进我们国家创新型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