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周济做客人民网,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周济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并就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他说,近年来,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下一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就是要让孩子们“上好学”。
【现状】农村孩子已基本“有学上”
【目标】提高教师水平,让孩子们“上好学”
周济表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寄予很大期望,人民群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花很大力气去择校,其实就是择老师。所以,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同时,要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和津补贴制度,使教师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这样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
周济说,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一点都不能够估计过高。还要继续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更多力量投向农村义务教育。现在,“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们“上好学”。
【现状】全国“留守儿童”约1600万
【目标】让“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
据初步统计,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2400万人,已经进城的约800万人,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1600多万人。对此,周济表示,教育部将从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开展工作:一是要让符合规定,能够进城学习的,或者已经进城学习的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二是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点,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农村健康、茁壮地成长。
【现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
针对目前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周济表示,近年来,素质教育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是很突出。这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下决心促进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以及招生质量、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所谓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真正使孩子们生动活泼地成长。
【现状】在校大学生规模增长较快
【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
在过去1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校大学生规模增长较快。2006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540万,是1998年的5倍。针对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周济表示,近几年来已经把招生的增长幅度降下来了,可以把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到提高质量上来。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没有很好结合起来。所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部门一起做工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使得他们有更强的发展潜力。
【现状】区域间的高等教育不平衡
【目标】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比西部地区快。从高等学校的招生来说,各个地区之间也不均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录取率更加接近,农村地区孩子上大学的机会也比以前更多了。周济表示,要努力使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要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使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部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普通高校招生增量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现状】中职在校生超过2000万人
【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周济说,这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很快。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了800万人,在校学生超过了2000万人。由于社会需求非常强烈,中职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所以,虽然学生众多,但并没有造成“积压”。下一个阶段,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使得我们的中职学生,真正能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就业。
目前,中央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助学金政策,90%以上的中职学生得到了资助,这项措施非常有效。今后,还要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改革,大力加强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好的技能,这样能够更好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