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教育改革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赵书生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大会把教育列入以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再次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这既是对我们教育新闻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也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闻舆论的推动和支持。教育新闻工作既是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要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任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新闻报道,为教育改革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要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方针。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是我社“两报四刊两网”的办报办刊办网宗旨。教育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使教育成为社会热点。在这一形势下,教育新闻必须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把正面报道做大做强,唱响主旋律。要准确、及时地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报道教育部党组和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部署及具体政策措施,引导广大读者从大局、全局的高度和角度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同时,我国的教育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教育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教育新闻报道应当正确处理正面报道与批评性报道的关系。对于某些教育领域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要认真分析,准确判断,有选择地报道,不能盲目炒作。只有这样教育新闻才能发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群众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创设一个健康向上、宽松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要始终坚持把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放在突出的地位,常抓不懈。
新闻报道的质量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也是完成新闻工作使命的根本要求。教育新闻只有读者喜闻乐见,充满影响力、感染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当前要着重解决教育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多、行政信息多,一线新闻少、鲜活新闻少的问题。为此,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采取措施,组织和引导广大采编人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深入采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和重要典型。从而为教育报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长期存在的教育新闻报道生硬、呆板的形象尽快从根本上有所转变。提高教育新闻质量,还要在新闻选题策划、报道形式等多方面坚持探索创新,充分反映时代特色和读者的期待。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迅猛,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特别要关注网络媒体对传统报刊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加快发展网络媒体,不断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教育新闻的社会效益。
三、要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要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任务,首先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能力的建设。为了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要花大气力加强经营队伍建设,迅速改变经营队伍薄弱,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状。要继续巩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果,深化聘任制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加快领军人物培养,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努力提高采编、管理、经营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报刊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我社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要按照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经营工作的市场化步伐。要依法治社,加强管理,改革旧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壮大发展后劲,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