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三十年前,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办教育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一个个具有前瞻意识的开创者以天下为己任,投入到民办教育的领地中,励精图志,筚路蓝缕,终于使得一个个现代化的大学校园相继矗立在中国大地上。人们会记住这些书写奇迹的人,更不会忘记奇迹背后默默走过的痕迹。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走进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来探求这所被喻为中国最年轻最有潜力的年轻民办大学的发展轨迹。
成功的跨越
湖南涉外学院的发展,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个缩影。
20世纪九十年代,教育产业如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在湖南省公安干部专科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张剑波敏锐地感觉到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于是,他派一个叫李钊的年轻人到湘南的郴州租房办了一所湘南文理专修学院,第一年招收了180多名学生。之后,经过对陕西、江西、广东等省市民办教育的考察,他们决定创办一所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1998年,湘南文理专修学院迁到长沙,更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筹)。创办之初,董事会决定改变民办学校小打小闹的格局,确立了大投入,大建设,抢占民办高等教育制高点的方针。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步入了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
学校通过“多方融资,滚动发展”,使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校园面积从25亩扩大到4700亩(包括校本部和常德清水湖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室86个,馆藏图书200多万册,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备;学校瞄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基本形成了以涉外经济、涉外管理类专业为主要特色,计算机、电子、数控、通信等理工类专业重点建设,文、法、艺术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通过实施“外语+专业+技能+创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一批批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突出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2000年,学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纳入国家计划招生;2005年3月9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组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通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成为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近年来,学校相继荣获“全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等称号,连续四年在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上位列前三名,被誉为中国最年轻最具发展潜力的民办本科院校之一。
以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
不少人认为民办高校由于在历史、积淀、生源等方面不及公办高校,它们往往非常重视产出效益对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作用,而忽略了对于大学的主体——学生本身的关注。涉外的办学价值在哪里?涉外培养的学生将具备怎样的素质?张剑波董事长对此一直在思考。2002年5月,原国家教育部部长,现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视察涉外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办教育是“实现一种理想”,要“取于教育,用于教育,教育是永远的事业,是功德无量的事业”。这一番话使张剑波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业,心底油然升起一种重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涉外在创办过程中,没有把考试通过率、就业率等硬指标作为办学的核心目标,而是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涉外在确立人才培养方向时,考虑了两个背景: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二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不再只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是综合信息和现代技能的复合体。而经济全球化也同样使信息、技能成为创富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背景下,涉外提出了“外语+专业+技能+创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用创新激发学生潜能,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增长见识找回自我。
涉外深知自己的优势,也明白自己的劣势。目前,涉外无法在培养高端研究性人才方面与公办高校一较高下,但在培养实用性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涉外”培养的人才首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体现出真正的“涉外”特色。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学校常年聘请十多名外籍教师进行口语教学,高峰期外教达到28人;学校建立了专供外语学习的高频电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近年来,涉外的学生参加全国、全省的英语演讲比赛、日语比赛,频频获得一等奖;美国、英国、韩国一些高校的代表团到涉外访问,涉外很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也能用英语与外宾自由交流,令外国朋友大吃一惊。
“涉外”培养的人才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学校既重视专业教学,也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在专业教学中,既重视理论教学,更重视实践教学。学校专门成立了实践教学科,以强化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学校现已建成86个实验室,开辟了汽车驾驶练习场、汽车检测维修厂、数控模具实训中心、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清水湖国际会议中心实训基地等大型实训基地,在校外建立了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学校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会计师证、审计师证、经济师证、秘书证、导游证、报关员证等40多钟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走向社会后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成就事业。学校将每年的十月定为“学术活动月”,为学生开展各类学术讲座。仅2008年10月份,学校就组织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00多场,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知识。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和全省性的科技创新和文化竞赛活动。几年来,涉外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全国英语辩论赛、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比赛,获得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5项;获得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48项。
重质量、做精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体现?最直观的就是看产出,而教育的产出就是学生的质量。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
2001年9月,张楚廷校长提出教学质量要放到压倒一切地位的考虑,学校对学生最大的关心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不但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硬件设施,而且要不断完善教学的软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为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2001年以来,学校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34条规定,此后,学校又提出了衡量教学中心地位的三条标准:“全校范围内不能有脱离教学的行政工作,衡量学校一切工作优劣的标准为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领导集团必须围绕教学来开展工作。”2004年8月,张校长进一步提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九字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这个“九字目标”不只是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目标,更成为所有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的共同目标。2007年3月4日,张楚廷校长在校务报告中再次强调“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是强校之路”,提出2007年要狠抓教学质量监控;当月,学校制定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将2007年确定为质量年,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的检测。
师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有了一支稳定、有责任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更好的生源,才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学科水平的逐步提升,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学校自创校以来就将师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学校以“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的用人理念,广纳贤才,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专家教授和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齐聚“涉外”。目前,在1909名教师中,有专职教师1129人,教授78人,副教授17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393人,外籍教师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4人,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正副教授为龙头、博士硕士为新锐的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最终取决于能否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有所建树,在知识创新、教育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涉外进一步在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上创精品打下了基础。在张楚廷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制定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十一五”(2006——2010)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务实地提出五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经过5年建设,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好5~8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逐步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经过三年的建设,我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国际贸易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设计艺术学等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社会体育、国际经济与贸易被确认为“第一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高尔夫技术训练学、国际贸易实务、数字电子技术、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英语被确定为全校性的重点课程;每个专业确定了2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至少有1门技能性课程。近年来,学校加快了教材建设的步伐,出版了153部自编教材,其中,高尔夫系列教材填补了国内空白。
塑造校园的人文精神
自从马家爵事件出现以后,有人认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些并非危言耸听。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开始侵袭大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正在不断受到剥离和“沙化”,原本郁郁葱葱的人文绿洲大有变成荒漠的危险。如何在吸收外国文化养分、抵御外来不良思潮侵蚀的前提下,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已日益成为现代高校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以校园文化建设带动人文教育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以人文教育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促进学院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是涉外办学中的一项主题,贯穿人才培养计划的始终。
首先,学生工作处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手段。2003年,为了更加清晰地强调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将原来的学工处学生管理科改为“文化建设科”,以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打造立体的文化建设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校团委、学部团总支为主体的文化活动体系;以校报、校电视台、学校网站、团刊《风采》、心理协会会刊《心园》、校广播站组成的文化宣传体系;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社团文化体系;以党委学生工作部、业余党校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体系;以“涉外人文讲坛”为主要阵地的学术讲座平台。这个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就是不以说教为手段,而是以先进健康的文化、灵活多姿的形式、切入生活的视角,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自由成长。
其次,学校逐渐打造出一批富有“涉外”特色的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新生节”、“寝室文化艺术节”、“实力+活力”班级评选活动、“女生节”、“青春杯篮球赛”、“涉外人文讲坛”,一场场文化的盛宴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让校园里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氛围。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文化引导的学生工作思路使“涉外”跳出了“小”学生工作的藩篱,走向了“大”学生工作的境界。学生工作不再是一件只由学工处来实施的事务性工作,而是全校各部门都要参与的一项教育工程:每一位“涉外”员工都要以自己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在学生面前起到“身教”的作用;“平等、尊重、敬责、高效”的学校八字机关字作风的落实,透露出学校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小到对待学生和颜悦色,服务学生无微不至,大到学生权利至上,学生成才至上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学校主人的自豪;教职员工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对待学术敬畏勤勉,导引着学校好学之风。这一切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有机部分,成为文化引导的有力方式。
优秀的文化对校风、学风建设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在涉外的各个学部,都推崇着这样的价值观:热爱学生;学习至上,探究学问最有价值;尊重有学问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想不读书都难了。
向“百年涉外,一流涉外”迈进
2005年涉外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后,实际上已经处在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折点上。学校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态势有一个这样的认识: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中国民办高校已进入选择性竞争时代,民办学校吸引生源的主要手段不再是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而是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校声誉等软性条件。有鉴于此,涉外提出了建设“百年涉外,一流涉外”的构想。
“百年”是基于持续发展的时间性描述,在董事长张剑波的心中,“涉外”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创办人的“涉外”,更是广大学子的“涉外”,中国高等教育的“涉外”,它将百年、千年地发展下去;“一流”是对质量的呼唤, “涉外”必须是高品位、高水平、高文化的“涉外”,它首先要在中国民办高校中稳居一流的位置,然后要能在与中国的公办高校的竞争中取得一流的位置,同时,我们也希望把“涉外”办成一所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声望的学校。这样的理想需要很多代人的不懈努力,但我们首先应该有这份理想和情怀。
对于“一流涉外”的目标,张楚廷校长也有这样的解读:我们的一流“涉外”,至少需要五个一流来辅助。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文化,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管理。唯有这些一流,才能烘托出我们一流的涉外。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已经走过十一年风雨的涉外,正以“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校训所体现的学风、校风和大学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求实创新,奋发进取。这一精神传统,既是涉外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再接再厉,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蒋艳娟 鞠晨曦)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