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1.2006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六个‘不和谐’问题”),主要是: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③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④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⑤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⑥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六项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4)“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九大任务”):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六大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6)“决定”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七大协调发展关系”)。①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②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⑤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⑦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7)“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六大制度建设”)。①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②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③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④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8)“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9)“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①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②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③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④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四个机制”)。⑤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⑦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10)“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11)“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任务(近期的“五项重点工作”):①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②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③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④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⑤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