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编者按:日前,全国17所首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高校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举措,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欢迎教育界专家学者从理论探讨或实践探索的角度,就如何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动大家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种思考和探索,大多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笔者最近对我国以及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一个深切感受就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
学位点设置和培养目标
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
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层次。本科生教育着重“双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职业教育强调实际动手能力。有了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什么还要开展研究生教育呢?因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那么,在研究生教育中,学位点设置、招生规模、培养目标,都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要与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
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是复杂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也应该是多样的。这首先体现在学位点的设置上。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根据科研、生产及社会需求而呈现类别多层次、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按注册状况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部分时制两大类,按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分为学术型与职业型。而我国在学位点设置上,从纯科学探索、从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得多,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得少。
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是多样的,对高级人才需求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一般而言,社会需要四个方面的人才:科学研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管理企业、管理社会。这四种人才大体可以归为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两类。这两类人才中,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学术博士学位,忽视专业博士学位。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生教育改革很难深入进行下去。美国等国很早就重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教育学科为例,1920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创立了第一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其目的是培养专业实践人员,如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政府教育管理人员、政府政策研究人员等,为他们提供高级专门训练。到1947年,美国已有31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而且多数学位中的大多数教育类学生选择了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教育管理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更是主流学位。1995年在美国127个教育管理博士点中,只有23个授予教育学术博士学位,其余104个均授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而我国教育类博士培养中,至今仍只有教育学术博士学位,没有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而多数博士毕业以后学非所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其他学科专业的博士生培养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研究生招生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要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研究生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研究生人数过多,就会形成“教育过剩“,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社会发展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各类人才、各专业人才,创新对象不一,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同,我们要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不能泛泛而论。
研究生培养过程
要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撰写学位论文是关键环节。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撰写博士论文,首先要确立问题。问题从哪里来,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应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状况,从学科发展前沿去寻找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工程学科应到工业企业的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社会学科面向社会,则要到社会发展实践中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
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博士论文还要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是研究农村问题的必读书籍。张培刚先生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首次提出发展经济学,对第三世界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该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出版以后,至今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科的参考书。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大批博士论文中,有一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是需要肯定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多数博士论文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答辩以后,论文便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是脱离实际,问题把握不准,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必须改变培养方式,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机结合。
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探索,有些好的培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例如,荷兰采用建立大学研究院制度的方式,改革博士生培养。荷兰的大学研究院制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研究院由一所大学牵头,多所大学参加,联合向荷兰皇家科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经评审、批准后成立。大学研究院属非法人实体,牵头大学以其法人资格代表研究院对外签约。每所大学可以有多个研究院,每个研究院都以该校最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学院为主。研究院的任务是实施博士研究生教学,这种教学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进行。荷兰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博士生,一般都被要求进入本学科专业协会的研究院。博士生向研究院递交研究计划,通过研究院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为世界知名专家)的评审才能进入。研究院开设提高博士生各方面能力的课程,经常性地举办研讨班,帮助博士生向皇家科学院及工业界等方面申请科研项目。这种研究院集中优势学科力量及人力资源,综合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取长补短,信息资源共享,联合争取国家乃至欧盟的重大科研项目,提升了竞争力和研究水平,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国内一些大学也开始探索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例如,重庆大学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采用“五步骤”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课程选修、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层次,逐步拓宽研究生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这种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仅这一方面还远远不够,只有从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改进培养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研究生指导方式
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形态的变化,知识与生产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人们开始步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的发展,很多深层次的变革,只有在科学研究、工程教育、工业生产三者紧密结合中才能实现。因而,教育方式也需要采用个人指导、班级授课、小组研讨、参与科学研究和试验等多种方式。另外,从知识增长速度来看,现代社会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和学生往往同步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水平最高的导师也难以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因此,研究生指导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阶段,也应随之改革。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生指导方式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导师本位制”。德国洪堡大学首创哲学博士学位制度,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深受中世纪行会艺徒教育中师徒授受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导师本位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着导师在研究所从事独立的研究工作,以取得有创见性的学术成果和标志学术水平的博士学位。第二种是“学科本位制”。美国移植了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并加工整合使之本土化。在实用哲学价值取向的引导下,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出高墙深院,聆听社会对大学的呼声,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形成了围绕学科和专业组织教学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学科制的教育模式,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培养研究生,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效率。第三种是“学校本位制”。这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可简单表述为“教学、科研、生产”模式,大学科学院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这种模式的发展。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作用十分重要。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指导研究生对研究问题的选取,给予分析视角、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的指导,审定学位论文,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产生的思想问题,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等等。现在,不少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社会工作,或本身没有科研项目,学术水平达不到导师应有的水平,对研究生指导不力。这个问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指导不能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阶段,仅仅依靠导师个人的指导,或仅以此来衡量研究生质量的高低。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指导要采用开放式,除了导师指导以外,还要加强以下方面:一是发挥导师组的作用,不同学科背景的多位导师参与指导,发挥导师集体指导的作用。二是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多年来,我定期组织我所指导的研究生,并邀请几名导师组的教师集中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包括,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心得,讨论选题,选择某些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这种研讨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在碰撞中产生了很多思想火花,研究生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三是围绕论文选题和科研项目,走出去,深入社会,向实践学习,向一切有关方面的教师、领导、工作人员请教。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首先要跳出学科的圈子,学校的圈子,走向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社会的变化,了解社会对研究生人才需求的结构、数量,了解社会对各类高级人才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培养目标,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改进研究生指导方式,在实践中探索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