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刘丹、肖春飞10月11日报道:中德两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在历经十年成功探索了中德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的基础上,10日宣布再建“博士生院”,标志着这一堪称国内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典范的大型项目将踏上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
10日,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举行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发来贺词,德国外交部长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德国教育与科研部部长Annette Schavan也分别发来贺函。全国人大常委、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出席了庆典大会。
同济大学校长、中德学院院长裴钢表示:建立中德学院博士生院,将有助于产生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中德学院十年成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通过中德同仁共同努力,我们必定能够实现国际知名高水平学院的建设目标!”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成立于1998年,教学计划借鉴德国模式,引入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的教授团队,与十多所德国一流大学合作设立联合课程,中德双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施行双语教学。
截至2007年底已有38名德国著名教授因连续多年在中德学院授课被授予中德学院教授称号,目前已有600多名优秀硕士生学成毕业,其中近100人获得了中德两国双学位,他们既深谙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规则,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经历十年的发展,中德学院已汇集了两国教育、经济和企业界的优质资源,已成为中德两国在教育、科研与企业交流方面的重要平台,并开辟了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合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资助的“基金教席”是中德学院的一大特色。每个教席都有一个知名企业作为其资助方,旨在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级研究人员。
截至目前,中德学院已经建立了29个基金教席,资助方包括西门子、拜耳公司、大众汽车等全球知名企业,教席的重点研究方向与时俱进,并符合中德两国经济合作的新需求,如物流、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