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学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112个本科专业,296个硕士点,208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4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武汉大学是一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旺盛创新能力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十分重视人才选拔工作,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高考、自主选拔、保送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计划简介
◆关键词:招生计划
2010年,武汉大学36个院系的112个本科专业(专业大类)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普通本科生7900人,其中理工类为6286名,文史类为1614名。另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85人。此外,武汉大学还计划招收港澳台及华侨学生200人。
武汉大学在湖北省招生计划为2050名(不含二学位、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等。其中,理工类1635人、文史类415人。
◆关键词:招生计划调整
2010年,武汉大学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减少了属地(湖北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的增量和属地调减部分主要投放在生源人数较多的省份、优秀考生报考武汉大学十分踊跃的省份,还有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份,如河南、广东、江苏、四川、河北、山东、福建、江西、云南、陕西、广西、安徽等(排名不分先后)。
◆关键词:招生专业动态平衡机制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于社会需求量大且生源好的专业,将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就业形势好但报考人数少的专业,将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扶持;对个别社会需求量小、学生报考少的专业,学校将调整其招生计划,对其采取减招、隔年招生或停招的办法,并在招生录取时不再强行调剂录取,该专业未完成计划调整到其他专业执行。
三、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政策及人才培养的有一些变化
◆小语种不再单独招生,改为提前批录取。
从2010年开始,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小语种不再进行单独录取,改为通过部分外语专业保送和高考提前批两种方式进行录取。其中,通过高考提前批录取时要求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同等条件下,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开设弘毅学堂
为培养有潜力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设立“弘毅学堂”。“弘毅学堂”下设5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
“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其特点:动态的学生流动机制,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弘毅学堂”;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学科小班分别设立首席教授和班主任。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主持培养方案制定和学生遴选标准制定。聘请责任感强、有爱心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配合首席教授组织协调“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再调剂录取。
以往,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考生”的政策(即不调剂录取政策)只在湖北实行,在其他省份护理学专业可以调剂录取。从2010年开始,护理学专业不调剂录取的政策推广到各相关省份,如果投档线上该专业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
◆按学分收费
从2010年9月起,武汉大学将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本科生学费将直接与所修学分挂钩。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后,学生缴纳的学费由专业注册费和课程学分费两个部分组成,总体标准将与物价局核定的各专业的缴费标准一样,整体学费不会增加。
◆新增3个专业
2010年武汉大学新增的本科专业:翻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学院)、传播学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按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
四、贵校有哪些特色专业、热门专业?录取时有没有一些专业有特别的要求?
◆特色专业
武汉大学的法学、哲学、新闻学、图书馆学、情报与档案管理、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生命科学、水利水电、测绘、遥感、口腔医学等诸多学科全国领先且具有国际影响。
武汉大学目前有26个国家特色专业,居全国高校前列。包括:物理学、历史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哲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图书馆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测绘工程、生物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法语、思想政治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
◆近几年考生热衷报考的专业
一般来说,经济学类、经济学基地班、法学、工商管理类、编辑出版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新闻传播学类、数学基地班、数学类、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类、物理学(中法理学、工学本硕连读班)、化学基地班、化学类、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材料物理、环境科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类、临床医学(八年)、口腔医学(八年)、电子商务、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报考的人比较多,但不同的省份、学生报考的专业志愿也不尽相同,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高考成绩,以及社会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排名不分先后)
五、贵校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如何?
答: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04人,其中正副教授2300余人,有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六所高校之一。有10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均列在全国高校前三位;有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均列全国高校第一位。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六、近年来有哪些教学改革措施?
1.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卓越工程”(简称“卓越工程”)。
通过“卓越工程”的实施,力争推出一系列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为同类高校普遍认可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保持武汉大学本科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卓越工程”列入学校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创”教育实施工程、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课程资源建设工程、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工程、开放教育建设工程、教学质量管理工程,四年投入项目经费1.7亿元。
2.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开设“弘毅学堂”。
为培养有潜力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的基础学科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设立“弘毅学堂”。“弘毅学堂”下设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
“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其特点:动态的学生流动机制,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弘毅学堂”,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学科小班分别设立首席教授和班主任。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主持培养方案制定和学生遴选标准制定。聘请责任感强、有爱心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配合首席教授组织协调“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
“弘毅学堂”学校将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并采取滚动制培养,平均约有40%-50%的滚入滚出比例,最后,该学堂能保留下来的学生将保持在50人以左右。
3.推进“武大课程2010”改革
2010年,武大将下拨450万的专项经费,推进“武大课程2010”改革。在全校5-8个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除了本校的学生外,这些专业还将接受海外的学生,授课老师既包括武大校内的优秀教师,也将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为了配合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武汉大学将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将原来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改为四年通开,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4.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
从2010年9月起,武汉大学将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本科生学费将直接与所修学分挂钩。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后,学生缴纳的学费由专业注册费和课程学分费两个部分组成,总体标准将与物价局核定的各专业的缴费标准一样,整体学费不会增加。
为了鼓励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校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比如学生一学年内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7(大约85分)及以上,下一学年可获得3个免费学分的奖励。
七、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录取规则?
◆关键词:调档比例
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为120%。对招生计划量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可小于此比例,但须高于100%。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学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关键词:非一志愿
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武汉大学的考生,若省级招办将其档案与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同时投放我校,录取时实行志愿分数级差的办法,除生源省级招办另有规定外,我校院校志愿级差分为理工类30分,文史类20分,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超过我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的4%;若省级招办按顺序志愿投档,在其按我校新增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投放非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后,我校根据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关键词:志愿级差分
学校录取时,实行志愿分数级差的办法。院校志愿级差分为理工类30分、文史类20分;专业志愿级差分数依次为1分,即各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均为1分。
◆关键词:分专业录取
同等条件下,理工类及文史类各专业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专业相关科目理工类为数学+综合,文史类为外语+综合。
部分外语专业(俄语、德语、法语、日语)要求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口语不做要求);同等条件下,外语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关键词:考生外语语种
俄语、德语、法语和日语专业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翻译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国防生各招生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非外语类各专业不限考生应试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关键词:应届生、往届生、男女性别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除外语类专业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外,无男女比例限制。
◆关键词:加分因素
我校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成绩为准,对于按照规定可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但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须不低于生源所在省的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安排专业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文化成绩为准(符合一定条件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在安排专业时可享受相应的加分)。
◆关键词:进校后换专业
学生入学一学期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专业调整。
根据招生章程规定,国防生、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表演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保送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降分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及征集志愿录取的护理学专业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大力推进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根据兴趣、爱好和人生设计等选修第二学位。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录取办法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明确填报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在学校投档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择优录取,降分幅度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的分数为准。
八、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填报时要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来选择志愿,不要赶时髦、赶潮流。要了解武汉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什么具体要求。武汉大学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专业志愿级差的办法,级差值依次为1分,所以考生在选报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衔接,形成梯度。对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视情况慎重考虑,若填“服从”将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武汉大学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以及转专业的机制等,学生即使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没能满足自己的专业志愿,进校之后,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满足自己的专业愿望。
九、是否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做好招生工作的实际需要。武汉大学自2002年起开始在部分学院试行按大类招生,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即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一年或两年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具体专业。
武汉大学2010年按大类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大类名称 | 2010年所含专业 | 按大类招生起始年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基地班 | 历史学基地班、世界历史、考古学 | 2004 |
哲学学院 | 哲学基地班 | 哲学基地班、比较哲学国际班、国学试验班 | 2005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 2003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 | 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 | 2005 |
经济学类 | 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 | 2005 |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 2004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工程管理、物业管理 | 2005 | |
社会学系 | 社会学类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2004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政治学类 | 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外交学 | 2005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04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2005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类 |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2003 |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 化学类 | 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试验班 | 2004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学基地班 | 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2002 |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 |||
水利水电学院 | 水利类 |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 2003 |
动力与机械学院 | 材料类 |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04 |
十、贵校历年的毕业生就业和考研、保研的情况
答:武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良好,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市场的知名品牌。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供需比一直稳定在1:10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近几年,每年有20%的本科生保研、出国10%、考取研究生15-20%。算下来,每年有45-50%的本科生毕业的去向是出国和继续深造。
近三年普通本科毕业生流向及就业供需统计表
类别 | 2009年 | 2008年 | 2007年 |
毕业生总数 | 6753 | 6919 | 6125人 |
录取研究生人数 | 2578 | 2445 | 2280人 |
录取研究生比例 | 38.18% | 35.34% | 37.22% |
出国人数 | 571 | 414 | 391人 |
出国比例 | 8.46% | 5.98% | 6.38% |
十一、贵校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
武汉大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本科生中设立了50余项奖学金,受奖面占学生总数的35%以上。2009年,9630名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奖学金总金额超过人民币1774万元。
1.新生奖学金
奖励录取到我校的优秀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表现评定,设有校长特别奖,优秀新生奖(甲、乙、丙三等),基础学科新生奖。获奖新生数约占新生总人数的15%。其中校长特别奖获得者免交本科学习期间的全部学费。
2.优秀学生奖学金
奖励在校的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分为三等:甲等2000元、乙等1200元、丙等700元;分别占学生人数的5%、10%、15%。
3.基础学科优秀学生奖学金
参评对象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科学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文科学试验班学生。本奖学金分为甲等2000元、乙等1200元、丙等700元;分别占学生人数的5%、15%、30%。
4.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
参评对象为:测绘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学生。甲等2000元、乙等1200元、丙等700元;分别占学生人数的5%、10%、35%。
5.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奖励特别优秀学生,每生每年8000元。
6.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
7.专项奖学金
专项奖学金是由社会各界在我校捐资设立的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包括纪念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个人奖学金和其他奖学金。每年奖励本科生600人左右,奖励金额约138万元。
另外,一些企业、团体和个人还在有关学院设立了各类专业奖学金。如:石泉李涵史学奖学金、谢武奖学金、南方都市报奖学金、中视影视奖学金、崇文奖学金、出版学子奖学金、德赛法学奖学金、厦门新创奖学金、生科院校友扶贫助优奖励基金、基康奖学金、梅景能奖学金、南瑞继保奖学金、中能电气奖学金、洁明奖助金、长江加固公司奖学金、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优秀学生奖等。
十二、针对贫困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多年来,学校一直郑重承诺并切实履行诺言: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通过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实行特殊困难补助、办理医疗健康保险、设立新生“绿色通道”以及落实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等措施,建立起较完善的资助体系。
1.新生报到时
绿色通道(临时贷款):学生到校注册时,即使没有带足够的钱,仍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注册手续。目前,新生在报到时可以向学校申请最高额为 6000元的无息临时贷款(在一年内还清即可)。
2.新生入学后
●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学校认定后,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是无偿资助学习刻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形式。目前,学校已经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40多项,每年近八千名经济困难学生获助。资助金额根据学生经济困难情况而定,为每人每年1000~5000元。
●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进行一定财政贴息的政策性商业贷款。学生在入学报到后,学校将统一安排办理申请贷款手续。大一学生可以一次性按学制连续申请,每年申请最高额为6000元。学生毕业后二年内可自主选择还款年限,最长可以在毕业工作后六年内偿还贷款本息。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助学金、奖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来偿还“绿色通道”的临时贷款。通常新生在第一学年都能够归还临时贷款,且归还的手续较为简单)。
●勤工助学:新生从大一的秋季学期末开始,就可以申请校设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学校设立25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每小时8~10元不等的报酬及补助标准资助参与的学生。
●国家奖学金:升入大二年级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面向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社会保险、健康平安保险
社会保险和学生健康平安保险是减轻学校负担和学生家庭经济压力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学校帮助学生办理保险,以缓解学生在校期间因病住院而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社会资助:中国移动、南方航空、马应龙药业等单位在我校设立了40多个资助项目,每年资助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丰田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人民币5000元,原则上连续资助4年。凡我校今年录取的新生都可申请,详情可登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网站(www.sclf.org)、武汉大学网站(www.whu.edu.cn)查询。携程旅行网在我校设立了“携程阳光助学金”,每人每年人民币5000元,凡我校今年录取的新生都可以登陆该公司网站(www.ctrip.com)申请资助。
●困难补助:困难补助是政府和学校专门为特殊困难的学生设立,包括临时困难补助和各类专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以解决突发性的临时困难(如对受灾地区学生、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的补助)。专项补助包括:新生的被褥补助和冬衣补助、交通补助等。
●学费减免:主要是政策性减免,针对西部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的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尤其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十三、武汉大学学费标准、住宿费标准多少?学生每月伙食费约为多少?
武汉大学严格执行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各专业往年学费标准一般为4500-5850元/人年,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艺术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9000元/人年,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第一、第二学年学费为5850元/人年,第三、四学年按办学成本收费,学费标准为15000元/人年。
从2010年9月起,武汉大学将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本科生学费将直接与所修学分挂钩。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后,学生缴纳的学费由专业注册费和课程学分费两个部分组成,总体标准将与物价局核定的各专业的缴费标准一样,整体学费不会增加。
住宿费为每人每年500元—1500元左右。
温馨提示:武汉物价指数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一般来讲,在校学生平均每月伙食费约为350元左右。另外,武汉大学地处武昌,校内生活设施齐全,从学校到车站、码头、商场、医院等也非常便利。
十四、武汉大学住宿条件怎样?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多吗?
◆关键词:住宿条件
学生宿舍按院系学生集中住宿的原则,由学校统一安排。高考录取结束后,新生在八月中旬左右可在武汉大学校园网上查询到自己的宿舍情况。根据宿舍设施情况,住宿费为每人每年500元—1500元。
500-1000元档:一般为普通宿舍,即4~8人间,同一楼层的公用洗手间和洗澡房,宿舍内部空间较小,有电扇,上下床,书桌摆在房中间。
1200元档:公寓房,标准4人间,独立厕所与阳台,上床下书桌,有电扇,空间相对大。
1500元档:为近年新建学生公寓,公寓房,标准4人间,独立厕所与阳台,上床下书桌,有电扇,但有空调。
以前只在港澳台学生公寓等少量学生宿舍装有空调,今年开始将在有条件的学生宿舍陆续安装空调,安装空调费用学校出,电费学生公摊。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
作为综合性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武汉大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使丰富多彩、人文气氛浓郁的校园文化与美丽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学术类、实践类、艺术类、体育类四大类150多个学生社团遍及武大校园,很多极富特色,丰富的社团活动被师生们誉为承载思想魅力的“第二课堂”。珞珈山下,众多的讲座、报告以及珞珈金秋艺术节、珞珈金秋国际艺术节、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樱花诗赛、樱花笔会、珞珈剧苑、中国传统文化周等文化盛宴,成为大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带给学子的是心智的启迪、心灵的充实、精神的洗礼。
十五、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4231
传真:027-68752150
网址:www.aoff.whu.edu.cn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