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高考辅导

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6-16文章来源:上海招考热线作者:未知

语  文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命题的构思和题型的设计等方面,以能力立意为考查目标,注重对考生解题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从能力的角度区分考生的不同水平,促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质。

一、命题作文激活思辨

作文题“他们”,构成整张试卷一个亮点。

中小学生都有过类似“你”、“我”、“他”之类的确定一个特定个体作为写作对象的经验,本题在个体后缀以“们”字,要求从写个体转而写群体,写“他们”,这既使命题有效地与以往的各种习作区分出来,使考生能在面对一个全新命题时,在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同时,也是以全新的视角,激活考生的情感与思考,引导考生走出个体和小我,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

从形式看,此次题目也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处理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考生的想象力,限制考生的思考兴趣,甚至抑制他们的写作欲望。所以,命题作文要让学生有话说、有写作的冲动,就应该使给出的题目保持相当的开放度。“他们”一题,其开放性落实在题材、体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这可以是年龄性别不同的“他们”,也可以是兴趣各异的“他们”,可以是特定社会阶层的“他们”,可以是不同经历遭遇中的“他们”,也可以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他们”。就文体而言,这个题目也是除诗歌以外的所有体裁和表达方式,在以叙事、抒情、议论乃至说明等为主的各种文体中,都可以让考生有驰骋的余地,显示其开放性。“他们”一题,在思辨层面,同样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如果说,题目中“们”的群体性,“他们”与“我们”的关系性,已经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条件,这样的思考毕竟还是抽象的,是形而上学的。只有把思想性的挖掘与题材的选择结合起来,才能使思考的开放获得一个坚实的依托。举例来说,正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正是奥运圣火在境外的传递过程中,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乃至歪曲报道,才引发了对“他们”的思考,引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思考,引发了“他们”如何理解“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们”的思考。而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为展现“他们”、理解“他们”、思考“他们”以及思考“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包括灾难中的“他们”与日常生活中的“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开辟了一条现实思考的通道。

二、文学选文聚焦经典

阅读选文,除延续以往的命题传统,选录一篇时评外,尤为强调对文学经典的分析理解,成为上海语文卷的又一亮点。

现代文第二文段选取文坛前辈牛汉的散文《灯笼红》,这篇写人叙事的散文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内涵并蓄,整篇文章娓娓道来,质朴洗练,很有文学味。没有人生苦难经历,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力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当下不少的散文内容空泛,甚至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受此影响,不少中学生的阅读品位不高,作文往往华而不实。选取《灯笼红》是为了引导考生阅读和关注经典的文学作品。

古文选择了唐朝史传文和晚明小品文各一则,它们既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同时也比较浅显,切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前者文字相对平实,叙事紧凑,形象鲜明,有相当的可读性;后者文字清丽,句式多变,点染山水,抒情议论,跌宕起伏,有尺幅千里之致。两篇文言文,均不失阅读之趣味。

此外,在设计试题时,无论是时文的信息筛选题,还是文学作品的赏析题,力求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把握,并且强调以合适的方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成为此卷的第三个亮点。

 

数  学

    本着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的指导思想,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数学试卷立足于试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重视对中学数学的“双基”、数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课程标准》为纲,加强“双基”考查

    试卷立足基础,源于教材。今年的数学试卷大多数试题以常见背景、简单问题、常规方法呈现,贴近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试卷约三分之二的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有的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理科第9题(文科第10题)考查了方差和中位数的概念,理科第12题、理科(文科)第13题分别考查了组合数公式、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的理解;有的考查对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应用,如理科第10题、理科(文科)第17题;有的则是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如理科第18(1)题。因此,今年试卷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紧扣教材,特别重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高考的考查目标——考生对“纲”和“本”的领悟与把握。特别是对方差和中位数的考查,旨在引导师生重视中学数学教学的规范性,矫正由应试而产生的教学内容上的随意性。

二、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本,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秉承多年来实施的考查目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理科第10题,将条件用图形表示出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理科第11题,从“形”上找出方程根的判别条件;理科(文科)第15题,要从几何图形上,找到满足题设条件的数学形式。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又如理科第19(2)题,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的探讨,体现了化归的思想方法;再如理科第20(3)题,在指出哪些二次曲线上的点能对应关于 轴对称的抛物线时,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

三、以倡导研究性学习为宗旨,坚持能力型问题考查

试卷注重能力立意,体现在近年来一贯坚持的数学能力与一般能力相结合的考查风格。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倡导研究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试卷正努力搭建这样的平台。如理科第11题,通过对某个具体方程求解方法的提示,要求考生在领悟上述方法精髓的情况下,结合幂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点,解决一个新情境下的方程根的问题;理科第15题,通过平面上点的纵、横坐标的大小,定义了平面上的点与点之间的一个“优于”关系,考生要在理解数学形式的“优于”关系后,将它转化到在几何图形上的表现,就不难把平面上圆盘区域中“最”优点的集合确定下来,这些试题旨在考查考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如理科第20题的第2、3小题,引导考生先由正向分析椭圆的对应形式,然后再从反向分析哪些二次曲线上的点能对应到关于 轴对称的抛物线上,这样的推理论证过程,体现了探索数学问题(特别是曲线与方程问题)的一般方法;再如理科第21题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定义的数列,第1小题先让考生体验具体的、特殊情况下数列 的形式,第2、3小题进而通过试验、观察,归纳出首项在特定限制条件下数列 的规律,最后还提升到探索首项和公差在进一步放宽限制条件情况下的规律,整道试题在思维上体现了层层递进的要求,研究该试题的条件与结论,有着较宽的拓展空间,若深入设问,可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英  语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英语试卷继续遵循“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思想,考试目标旨在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着重考核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卷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目标明确

充分体现了《考试手册》中对各部分的能力目标要求。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听懂和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语法部分考查的是高中英语语法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与往年不同,词汇题改变了分离性测试词汇知识的形式,要求考生在语篇中运用词汇知识,体现其在语境中运用词汇的能力。综合填空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语篇意义和结构,理解上下文,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阅读理解则考核阅读细节理解,推断隐含意思,归纳主旨大意以及推断词组在上下文中的意义等能力。翻译部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将汉语的意思准确转换成英语的能力。作文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英语根据题意正确、连贯、贴切地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作文题还特别将评分标准印在了答题纸上,使学生明确写作的评分要求。

二、体现公平

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词汇手册,注重对不同群体考生。如市区与郊区、男生与女生等的公平性,使全市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试卷注重考核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正确引导考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语篇选材新颖,无明显偏向性。词汇运用新的题型并严格按照考试目标要求命题。

三、语言真实

当代外语教学和语言测试理论都注重语言的真实性、注重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与考核。这些理念在本卷中得以体现,第I卷所有试题和语篇的选材都源自于英美国家的真实材料。例如,听力内容口语化特征明显,大多取材于英美国家真实的生活场景,其中包括一位导游向游客交待注意事项。即使语法部分的题干也基本引用原文情景清楚的句子,因而语言地道,情景清晰,利于答题。

四、选材新颖

所选材料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在综合填空和阅读理解题的语篇选择上,注重选材的多角度和多侧面。题材包括青少年对运动的正确态度、乡村生活感受、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的困惑、英国年轻人的理财现状、对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建议等。这些主题涉及诸多领域,反映了当代国外最新的一些思潮和现实,内容新颖,信息量大,使考试过程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获取信息的过程。

五、贴近现实

试题注意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作文题目要求所写的内容是中学的日常活动,考生有话可说。但是题目给出的具体信息又使考生无法套用背好的文章。阅读部分选用了一篇有关专栏作家答读者问的实用性文章,还配有作家照片,所提问题涉及学校和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

    综上所述,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英语卷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语言测试理论,既考核了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也着重考核了他们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并力求对中学的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试卷视野开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考生提供了展示他们英语能力的平台。

 

政  治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政治试卷在充分尊重现有教材框架及理论知识布局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与社会生活实践观察能力的融会贯通,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读能力与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机结合。

一、时政热点:问题意识与价值关怀的激发

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内涵要求学生关心国家与社会大事,思想政治学科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理论上理解和分析国家与社会大事。因此,“民生、民主、法制、生态、发展”成为贯穿今年命题的主线,时政热点问题均纳入政治卷命题的视野之中。例如,农民工代表参政、扶贫标准调整、上海GDP变化、劳动合同法实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限塑令》颁布、食品与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构建、汶川大地震及中央政府的救灾举措、真理标准大讨论、北京奥运主题与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农村的延伸扩展、《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表、国际粮价上涨背景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等等,作为特定的情景材料有选择地植入试卷。这些材料都是一年来发生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诸领域的重要事件,都反映了中国人民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懈努力。政治试卷如此安排,最基本的考虑是通过高考的指挥棒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价值关怀。

二、理性思考:基础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关联

时政热点在试卷设计中只是一个载体,其用意在于通过特定题干的设计,引领考生进行理性思考,它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阐释问题的思辩能力,而那种简单的考前复习内容的记忆和搬迁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这一特点在今年的试卷中颇为突出。例如第37题,从探讨去年我国粮食出口较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入手,要求考生辨别我国政府颁布的粮食出口管理措施分属何种调控手段,继而要求回答“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的积极意义,直至最后要求考生试举一例政府为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所采取的其他措施,或对此提出一项建议。这些设问是对学生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如何将问题提高到理论层面进行思考能力的考验。对于那些善于把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的学生,例如那些能够辩证思考宏观调控的考生,思考愈全面,则所提建议愈丰富。

今年的论述题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体现”为论题。这个题目主要想通过分析和概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我国政治制度范畴这一事实,考查考生政治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的理解深度。题目涉及到的理论元素比较多,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根据、基层民主与国家民主的关系、民主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意义等等,能否把这些元素按照设问要求加以逻辑清晰地、层次分明地综合,取决于对这些理论知识及其内在相互关系的正确把握。基层群众组织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使我国政治制度体系更为完整、内部结构更为合理,这一观点是论题的深意所在,如果仅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关注,同样也难以完整论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体现。

三、比例平衡:测量目标与行为目标的合理分布

今年的政治试卷,若以小题统计,整卷共有51题,几乎覆盖了所有《考试手册》规定的测量目标及行为目标,并按照比例要求,重点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这两部分试题分值占70%以上。另外,今年试题在以往一些不太关注的行为目标上也有所涉及:

1、考查考生辨认与课程基本概念或原理相切合的社会现象的能力,例如,属于企业的机构,属于纳税人义务的情境等,与大多建立在对知识的概括,对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基础上的理解、分析甚至综合等认知方面的能力要求相反,这些试题考查考生演绎方面能力;

2、考查考生学习经济常识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例如,甲乙两家企业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按照恩格尔系数,某市处于什么消费水平?这些试题都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虽然课程中与计算相关的内容不多,但命题意在以有限的知识,考查考生基本图表解读和数据比较分析能力;

3、考查考生揭示现象实质的能力。今年分析说明题的选材既有时代性,也有历史感,讲究材料的整体感。例如,第36题,以周恩来关于多党合作的讲话为由头,以《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为背景,以我国政党制度具体实践的若干事例为参照,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我国政党制度的面貌。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而这取决于考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恰当的归纳。

 

历  史

今年是上海市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合卷命题的最后一年,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保持考查目标基本不变,原有题型基本不变,各部分比例基本不变,更为注重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注重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和继续突出思辩等历史学的基本能力。试卷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必须掌握重要历史史实,掌握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本卷非常注重对学生这一方面学习基础的考查,坚持不考怪题、偏题。如选择题A组的第1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A组选择题的第4题考查东汉豪强的基本特征,A组选择题的第9题考查元朝的疆域,B组的第3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疆域,B组的第10题考查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时间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学历史学习中最基础且十分重要的内容,元朝疆域需要通过阅读和了解地图来完成,这也是中学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

二、选择题题干明快简洁

本卷不仅考查考生对课外材料阅读、理解和迁移能力,更注重提升考生对历史的归纳、整理、判断和解读的能力。如选择题A组的第4题,B组的第2、6题等,这些题目题干简洁,图示一目了然,但蕴涵的历史信息并非单靠记忆能够答出,而是需要基于历史知识的全面基础上的分析和判断。

三、注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整理,还是主题历史的分别阐述,都不能穷尽。因此在有限的命题范围内只有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才能体现学生历史学习的状况。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试题广泛分布于本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之中,以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和对历史发展线索的大跨度归纳整理能力。如选择题A组第8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组非选择题第17题考查美苏冷战;B组选择题第8题考查人类文明纵向发展的四个阶段;共同部分非选择题的34、35题分别考查俄罗斯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都属重大历史事件,考查的目标有大跨度叙述,也有深度分析,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较为全面的体现。

四、突出考查历史的分析、解读和叙述能力

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和叙述历史是中学历史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分析、判断、叙述的言辞并不见于教材,而是在全面熟练掌握教材重要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方能完成。如共同部分第36题通过某学者对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的某段评述,要求学生借助于这一情景回顾叙述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列举和模仿,同时又要求学生对学者观点进行评价,并能自圆其说,这都是要求考生必须有自己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历史叙述能力。另外,本卷继续采用去年的Solo法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辨证分析的历史学习能力。比较去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的考查,本次考题——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提供了两段材料让考生判断,在材料信息提供上更加充分,但对考生比较两段材料之后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更高,是引导学生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一种尝试。

五、热点题材的历史化理解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30周年,这既是目前最大的热点,也是历史学科当代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命题中,不回避这样的热点,而是将这样的内容放在分数最多的小论文中,要求学生在历史的视野中写出具有历史特性的文章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的特性和对热点题材的历史化理解能力。即面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科都要从自己的学科路径来理解和处理,而不是将它变成一般的共同性。

 

地  理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地理试卷命题,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坚持科学命题的原则,正确把握考查的范围,适度调整试题的难易度,努力使试题体现“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主要特点如下:

一、考点比例适当,试卷结构合理

按照考纲的要求,今年地理高考试卷中“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的比例大致为30:30:40。“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试题的比例为35:65。“区域地理”中的“世界地理”比例略高于“中国地理”,而“系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比例略高于“人文地理”。总体而言,考查重点突出,而覆盖比较全面。在“地理知识”考查方面,既有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与分布,又有国内外发生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重要事件;既有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有中外区域地理特征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地理技能”考查方面,包括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地理计算与绘制图表的技能,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文字表述能力。在“地理思维”考查方面,涉及比较、分析、归纳、解释、评价等多种地理思维的能力。

二、保持相对稳定,体现稳中有变

试卷的相对稳定体现在:一卷两分叉,选择题与综合题的比例延续往年;选择题仍然以专题形式出现;地理实验、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热点等内容继续体现;突出能力考查,强调灵活运用知识的命题风格也保持不变。

试卷与以往有所变化的是:选择题中出现了读图判断题,要求考生运用地理示意图来辨别地理现象;加大图表阅读量,强调对地理问题的解释与分析,并在近年来地理高考中第一次引入经济地理的计算公式,例如武汉城市圈一题要求考生根据表格提供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等级值,并对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特征作出分析与评价;图表的表现方式有所创新,如中国四大区域流动人口图的“拼版”表现方式,盐度、海水温度、蒸发量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组合形式,以黄河贯穿表现我国部分文化区的分布图均具有一定的创意;加强了大题中各小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如“盐度”一道题目中最后小题要求考生根据以上各小题的信息与分析进行归纳,而靠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结论是不能得分的。

三、试题呈现梯度,能力要求提高

试卷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梯度。每题开始一般均由一定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点作铺垫,使大多数考生都能进入角色,在此基础上,考查地理概念、地理特征方面的知识,最后要求考生对地理成因进行分析。在控制难度的同时,今年试题的难度略有上升,而难度的上升主要体现在能力的考查方面。例如,对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的判断、时间的换算等的难度提高了,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空间感知能力与空间立体概念;对俄罗斯铁路、河运特点的成因解答,需要考生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否则要答全是不容易的;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工业、粮食的关系模型很少在地理高考中出现,要读出它们的相互关系,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地理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武汉城市圈的分析需要联系3张表格与2幅地图,并要运用2个公式,考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冷静思考。

四、体现四个“有利”,发挥导向作用

今年地理高考试题对今后的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将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如试题中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上海周边三座大桥的建成、武汉城市圈的改革实验、湄公河流域国际经济合作开发等题所占分值较高,这些都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内容。这一趋势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不能死读书,而要开阔眼界,多角度地考虑地理问题。联系实际的地理学习有助于渗透情感、态度和提升价值观,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操、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的观念等。

2、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试题中考查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环境造成的影响、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等。通过范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将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

3、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地理原理的学习。试卷中10多处要求考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原因或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对改变中学地理教学中重“地”轻“理”的倾向有一定导向作用。

4、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今年试卷对考生地理能力考查力度的提高,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转型提出新的要求。以经济地理为例,一些统计知识已经很普遍了,但中学地理教学中仍很少涉及。因此,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要适当引进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资料、图表与计算公式,以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之中。今后的地理考试将会在能力考查上进一步提高层次,逐步扩大主观分析题的比重,提高思维考查的含金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物  理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物理试卷以《考试手册》为依据,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原则。试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本着“着重考查学生能力”这一目标,重点考查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藉此对学校的教学起到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引导教师和学生回归教材,重视基本概念

学习物理,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有统一的、完整的认识非常重要,物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物理基本概念的建构。如第3A题,对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要理解这一模型的提出,就是因为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才推翻了汤姆生原子模型(不只是死记结论,还要理解原理)。又如第11题,知识点是竖直上抛运动。给出的数据计算并不复杂,但要求学生对速度的矢量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对速度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要考虑矢量的和差运算。命制这类试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中学教师传递一个信息:仅靠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复杂的重复训练,而不注重基本概念、规律的教学,不但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不利于物理知识的建构。

二、知识点覆盖全面,考查综合应用能力

整卷在考虑知识覆盖面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第4题,物理模型并不复杂,第一空知识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常规题,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常见。第二空知识点是功与能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作出判断,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又如第5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能力。这道题涉及到的物理模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光滑斜面(题目文字中有明显的着重点提示),只要能从给定的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即可快速地得出所需结论。

三、运用多种物理方法,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第14题是多选题。对学生来讲,类似这种问题可能没有遇到过,但可以将本题与弹簧振子或单摆做类比,小球P带电量减小,就好比振子或摆球所受的回复力减弱,再根据能量来判断小球振动幅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每次经过O点时的速率变化情况;而电荷M、N的带电量增大,则好比振子或摆球所受的回复力增强,其他分析依次类推。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为了区分出能力较高的学生,同时又能让大多数考生也能得到部分分数,将该题设计成四选三。

《考试手册》物理科的具体能力目标要求中,将“理解用图像描述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能力单独列出,以突出其重要性。计算题第21题就是考查这方面的能力。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依靠图像中的v-t图所围面积得到位移,结合能量求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类似于教材中依靠图像法得到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这也是典型的考查学生物理方法迁移能力。

四、强化实验教学,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为引导中学重视实验教学环节,本卷实验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及原理理解。如第16题,是从基本的演示实验中演变而来。这是一道观察肥皂液薄膜的干涉条纹实验。这个实验的结论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本次考查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否了解。学生只要真正知道水平干涉条纹的出现是由于肥皂液薄膜的重力作用而引起的上下厚度不同,从而引起在不同的高度出现不同的明暗相间条纹。那么就能够推知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旋转,并不影响水平的干涉条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第18题要求学生能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仅仅死记硬背地记住了一些结论,如“电路中有灯泡不亮,要么是灯泡短路,要么是灯泡断路”,只会从死记硬背的结论中选择一个,就无法得到完整准确的结论。如能进一步分析可知:功率没有达到要求,也会产生电路中灯泡不亮的现象。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化  学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化学试卷以考查考生学科能力、综合素养和学习潜质为主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一、重点考查基础知识

试题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测量目标等核心,贴近当前的中学教学改革实际,覆盖面广、结构合理。与以往相同,今年的试题的内容十分重视教材内容,不少考点直接取之于教材。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结构特点、实验事实等。以此强调教材的权威性,是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替代的。

二、诊断考查薄弱知识点

每年的试卷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不能简单复制。在命题时特别关注往年试题中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试题,分析以往考生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缺陷,抽取其中的思想方法,再次命制新的试题,来引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考查基本科学素养

1、养成基本的科学观念

对公民而言,科学素养更多地体现在如何运用养成的科学观念去认识自然和社会,指导公民对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反对在“科学”幌子下出现的种种伪科学现象。在今年的试题中,强化了对“质量守恒”、“结构决定性质”、“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等基本化学观念的认识程度。

2、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信息

以生活、社会热点素材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二期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试题重视能源综合利用的社会热点,选择生物质制备乙醇燃料、农家肥料中沼气的利用等素材为背景,考查相关的化学知识,以此引导教师关注自然、社会、科技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

化学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少媒体发布的“公众信息”往往将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归因于化学,“谈化学色变”导致社会的片面认识。通过中学化学教育,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巨大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试题涉及资源的合理利用、食品安全监测和环境保护、沼气、常见胃药成分的分析等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

四、考查科学研究能力

1、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化学试题非常重视对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考查,要求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表、文字、数据、公式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能提取题干有用的信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鉴于高考是纸笔考试,通常需根据一些实验现象进行思维转换。如今年编制了“双色同心圆”的趣味实验,通过pH试纸上出现的现象,考查有关电化学的知识;根据针筒实验的有关现象,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元素知识进行转换和解释,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运用类比方法进行推理的能力

类比论证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找出相似,然后以此为根据,把某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事物中去。如提供了NaClO的反应特点,并提示NaClO2在相同条件下也有类似的性质,要求学生判断反应产物。

3、综合分析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

这类试题以实验为背景,综合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方法和技术,解题时学生首先需要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实验方案,然后把自己的方案与试题提供的线索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探究有关乙醇被氧化的性质,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同一仪器处在不同位置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分离产物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4、解决“开放性”化学问题的能力

今年化学试题有一个新的变化,在若干考点上设置了多个合理的解,以考核学生信息检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如23A、23B中均出现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可能有两种元素(如碳和硅、氮和氧)符合题意,考生可任选一回答;第22题从题干看有无穷多解符合题意,但结合选项只有两个合理;第28、29题均涉及多种同分异构体,要求学生在思维开放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取舍。

 

生  物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生物试卷立足教材,强调学科基础,注重核心概念,突出基本原理,确保难度适中。

一、注重考查“双基”,严格忠实考纲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

不出难题偏题,强调考查考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离开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的理论都是毫无意义的。本试卷的第I卷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分值约占80%左右。在第II卷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类考查的分值约占65%以上。如:单选题一分题的第3、4、5、6、7题,两分题的第16、21、22、25、27题,简答题的第35、39题A组都是直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程度的题目;当然,高考具有相当的能力甄别和学力选拔的功能。因此,对学科概念的理解和适度的迁移,是考查“双基”的基本途径,如第15、18、24、28、32题,第40题A组的第二小题、第41题都是基于“双基”的能力题,是对学生学力的考查。

二、努力回归教材,兼顾新旧差别

    试题贴近教材,努力用足教材中的图表,从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上考查学生。引导学生克服以题海战术代替对教材和课标的深刻理解。如:第14、33、35、37题,第39题B组,第40题A组第一小题,第40题B组几乎都是源于新老教材的图表或文字。由于目前《生命科学》与《生物》教材同时使用,但分叉题仅有两题,而两套教材中的部分生物学专业名词并不一致,为保证本试卷对于使用新老教材的考生的公平性,所有试题都避开了新老教材在此方面的差别。

三、试题指向明确,选项设定科学

    在有限的2小时内,考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每一个字句,更不可能要求考生去揣摩命题教师的意图。每个试题的命题目的和考查重点,要通过准确的描述和清晰的表达来体现。今年的生物试卷为减少学生的无端失分,所有试题都反复推敲,确保试题指向明确,选项设定合理科学。

四、文字凝练准确,图表清晰规范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整套试卷的每个专业名词都要使用科学,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为减少阅读量,每个试题都力争用科学术语,以精炼的文字表述。图表包含丰富的信息量,适度的图表运用也保证了整卷的难度适中。全卷共有图表24处,每个图表都做到了清晰明了,科学规范。

五、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科能力

生物学科由于识记的知识点多,往往被认为是理科中最不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学科,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为此,命题组在历年的试卷中试图通过一些试题设计,着重考查考生分析、计算的能力,有利于中学生物教育中加强逻辑思维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改变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不正确看法。今年的试题仍然致力于此。如I卷的第12、13、14、15、17、18、24、26、28、30、31、32题等,第II卷的第34、36、41题等,这类题目约占40%。

六、紧扣社会热点,提升生态意识

全球性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都是今年的社会热点,第41题结合实验设计,以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作背景,不仅达到了考查考生实验能力的目的,还体现了试卷的教育性,为解决能源和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体现了生物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环境问题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第38题通过围绕一个典型的海滩生态系统考查学生的生态学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考生的生态意识。

 

综合能力测试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评价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文综Ⅰ卷第10题以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为契机,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包括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及50年代中国历史知识,考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水平。又如理综Ⅰ卷第5题给出简易温度计中有色小点的位置,考查学生读数能力,看似简单,却能比较好的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二、注重评价学生知识创新能力,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理综Ⅰ卷第9题所讲红外辐射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个新知识,学生需仔细审题理解遥感卫星探测地面物体的工作机理,才能从图中判断正确的结论。该题综合了生物、地理知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与转换信息的能力,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检验。理综Ⅰ卷第21题介绍了什么是警戒色,然后介绍了一个有趣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推测相关结论的合理性,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综合Ⅱ卷第44题所说多普勒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题目反映了科技为生活提供方便这一理念。对学生而言,能否运用试题所给新公式解决问题是个考验,试题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作为选拔的一个有力依据。

三、在综合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科特色

综合Ⅱ卷第三大题利用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为背景提出命题,多方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考查了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筛选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考核学生在新情景下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大题综合了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涉及地理知识点较多,包括世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理环境知识等,试题考核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有较强的地理学科特点。

四、注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突出科学探究精神

综合Ⅱ卷第六大题设计了生黄豆芽这个生活化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分析在白光下和黑暗中黄豆芽下胚轴的生长曲线,并根据有关数据进行推理论证,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有关情景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并通过图表形式表达处理结果。考生必须从数据中筛选有用信息,如黑暗中下胚轴的生长曲线应该是S形,先快后慢,速度最终要归零,知道这些才能正确画出速度生长曲线。题目进一步提供了不同磁场强度对黄豆芽生长的影响的虚拟实验,在研究方案中预留了一些问题,先考查学生根据研究目作出假设的能力,再要求学生根据研究方案设计数据记录表。该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清晰理解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且强调学生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只有平时开展过规范研究性学习训练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作答,题目体现了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投身科学实践的思想。

五、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紧扣热点

文综Ⅰ卷第3题围绕时下热点的CPI问题设问,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关注民生,对中学的德育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外,试题联系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主席访日、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热点,情景创设具有现实性。综合Ⅱ卷第二大题以百年奥运为线索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落脚于2008北京奥运会与中国文化元素,设问别具匠心。综合Ⅱ卷第四、第五大题围绕交通工具和能源提出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理、化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深刻领会科学知识对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

六、文理渗透,学科交叉

今年的综合卷保持了学科综合的传统特色。文综Ⅰ卷第19题以物理学史知识为背景,考查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理综Ⅰ卷第19题又以古典诗句为背景设问,不仅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诗句的能力,也检测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体现出文理综合的命题特点。               

标签:辅导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