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出国留学 > 留学动态

更多海归加入“国考”大军 如何改变海归劣势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11-2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靳秒

   现在,“公务员热”再次达到沸点。目前,已确认的参加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的人数已达77.5万。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海归加入到“国考”大军中。离考试时间11月30日还有大约一周的时间,备考的海归在倒计时的日子里还应该做哪些准备?

  别被数字唬了眼 调整心态是关键

  11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透露: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比2008年度多出约13万人,考试录取率约为17.5%。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

  “这么多人挤一个职位未免也太恐怖了!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难呢。”刚刚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小张感叹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原本想留在美国找工作的他“四处碰壁”而转向“回国当海归”。可当他在网上参加公务员报名之后才发现,他所报的职位比例是2000∶1,这样“夸张”的数字不禁让他感到有些恐惧和无奈。

  报考公务员压力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小张想象的那样难吗?

  “现在很多刚毕业的海归有这样的恐惧,我认为应该消除掉。在最后阶段,大家不要有心理障碍,把心态放平和了是非常关键的,这样才能好好准备考试,要相信自己是最有实力的。”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李永新老师认为,报名者中仅不到半数的考生真正有竞争力。他解释说,从历年的经验来看,今年报名人数虽然已经超过百万,但真正走上考场,并且做了认真准备的考生只有30万左右。

  同时,他还分析说,今年公务员考试报名职位“冷热不均”现象严重,有些职位竞争已成白热化,而有的呈“零度冻结”状况,这在调剂方面会对很多海归有利。如有因误报热门而落榜的考生可选择调剂,调剂信息会在相关网站公布。

  如何改变海归的劣势

  “我们班上也有从英国和美国留学归来的学生”,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李永新老师细数海归考生之优劣势,娓娓道来——

  海归考生劣势之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海归考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运用的是留学国家的语言,而缺少规范的汉语语言、文字教育和训练,甚至很少使用中文。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试中,需要考生对于一个事件、问题、政策进行分析和论述,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海归考生经常绊倒在看不懂、看不透彻题目上,在表达自己观点和解决方案时又说不明白。

  海归考生劣势之二:对国家目前的大政方针不太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往往海归考生只是听说过某个政策,却不知道此政策的背景、意义、实施后的效果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对政策方针理解上有偏差。

  海归考生劣势之三:由于长期生活在国外,对于国情了解不深,答题时不能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只是说些空洞的大理论,并没有结合实际,谈及具体的事例和解决方案。

  李老师指出海归的这些劣势都是可克服的。他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在最后的一周里可以“广泛撒网,重点捕鱼”——

  重点把握申论。根据海归考生的特点,对于历年考题要多进行题干分析,多对照答案,查缺补漏。努力做到审题清晰,同时使自己的回答更加精确。

  多看、多背些国内经济、政治理论,同时切实明白这些理论的依据、意义等。比如科学发展观就是今年可能考的内容,因为这是我国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间都切实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在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答题,应建立逻辑框架,这样才能表明自己对国内的大政方针有深入地了解。

  行政能力测试重在熟悉题型。对于重点题进行重点复习,每一种题型都要简单做一点练习。

  当然,海归考生比其他考生具有优势之处。例如,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字比较敏感,分析问题时具有深度和广度。所以,对于公务员考试行政测试部分中的有关数字和逻辑推理的题目,海归考生就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优势。

  给你提个醒 纠正三大误区

  由于很多海归考生对公务员考试并不熟悉,可能会导致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我是海归,可能对我会有优惠政策。”

  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务咨询处有明确规定——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考试中,对待所有考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对海归的倾斜政策,也没有对海归人员的特定录用比例。

  误区之二:“公务员考试重在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的综合素质不错,考试就不用复习了。”

  公务员考试的确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比如心理应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学习就可具备的,它需要考生从学习和生活磨练得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用复习了”,而是更要在考试之前熟悉考试题型、模式和答题思路。国内的考生会针对考试进行大规模练习和模拟,从而充分了解试题模式,而这点是从国外回来的考生所不及的。

  误区之三:“历年的题目都已经考过了,就不会再考。”

  虽然每年具体题目都不会重复,但不表明就可以不研究历年考题。每年的出题思路和宗旨都是一脉相承的,它的基调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在行政测试部分还会有历年已经考核过的原题出现。(靳秒)

标签:留学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