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2014年全国高考已结束,阅卷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相对于此,保送生招生工作却早已陆续展开。
《法制晚报》记者根据阳光高考招生平台显示的数据,梳理发现,目前,全国23个省份均有保送生,总数达到了2813人。保送生输送量最大的当属高考大省广东,而海南、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份均为0。
北京、上海虽然高考人数相对较少,但保送生比例却处在全国前列。
通过分析,记者发现,保送生基本来自于各省市级重点甚至全国重点中学,这些学校不少都是高考状元的摇篮。
与往年相比,今年保送生招生政策大幅瘦身,具备保送资格的学生由原本的8类缩减至5类,而实际操作中,基本只有优秀生、奥赛生、英语生3条路可走。
而这三类是否会在未来也面临缩水?专家表示,这就要看整个招生制度是否公开透明,能不能制约腐败和潜规则。如果里面的腐败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保送生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最后加分政策的取消、保送生的取消,结果是全部的考生都要裸考。
保送名额 全国2813名学生直升高校
据记者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份提交了保送生名单,内蒙古、海南、甘肃、宁夏等8省份都没有一个保送名额。而全国保送生近一半都涌向了北京的高校。记者对全国保送生进行梳理发现,就全国来看,输送人数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广东以286个保送名额稳居输出地首位。此外,超过200人的省份还有河南、山东及江苏,仅这4个高考大省的保送生名额就占到了总数的3成。
记者将今年各省份保送生人数与各地高考报名总人数进行比对发现,让人意外的是,比例最高的竟然不是广东,而是仅5万名考生的上海。同样,由于考生总人数相对较少,北京的保送生比例也在全国位居前列。
与之相反,今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而保送生却仅有7人。高考报名人数与之相当的山东,保送人数是其近35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贵州、陕西、湖南等省份保送生名额较少,但这些学生全部搭上了前往北京的班车。而北京的16名保送生也未选择其他城市名校,而是全部选择留在本地。
事实上,保送生名额分配上存在不均衡已被诟病多年。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曾表示,全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具有保送资格的学校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生源,久而久之,无论是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学生数量都会集中于此,越发引起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
政策瘦身 3类学生不再享保送资格
与往年相比,今年具备保送资格的学生由8类缩减至5类。其中,还有两类是公安英烈子女及曾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等称号的退役运动员。换句话说,对多数学生来讲,从今年起想要具备保送资格主要在省优秀生、奥赛生、外语生这3大项上下工夫。
今年是保送政策缩水后的第一年。政策瘦身之后,条件更加严格,即使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仍需要被遴选参加国家队集训才有可能被保送。奥赛省级一等奖已不具备保送加分资格。而“明天小小科学家”、国际科学工程大赛等获奖者,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这都直接导致保送生人数锐减。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近年数据显示,山东的保送生人数均超过了600人,去年保送生人数甚至达到712人,而今年这一数字竟锐减到242人,减幅达到了66%。由于今年开始保送政策大幅瘦身,所以去年是省级奥赛获奖者可享受保送资格的最后一年,保送生中享受保送资格的奥赛类获奖者占比最高。与往年对比,今年的总人数缩水一半以上。情况相似的还有湖南,由去年的295人直接锐减至不到30人。
此前,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曾表示,往年凭借各级奥赛获奖取得保送资格的,大约可以达到六七千人。而根据记者梳理,今年仅有不到250个奥赛保送生入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除了退役运动员及英烈子女,保送生如今仅剩下优秀生、奥赛获胜学生、外语中学学生三类。而这三类是否会在未来也面临缩水,这就要看整个招生制度是否公开透明,能不能制约腐败和潜规则。如果里面的腐败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保送生的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最后加分政策的取消、保送生的取消,结果是全部的考生都要裸考。
男女差异 女生保送比例高于男生
与高考状元“阴盛阳衰”情况相同,就全国范围来讲,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男生的保送量仅占总数的3成。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从幼儿园开始男生在学习方面优势就较弱,这已是探讨多时的话题。由于男生晚熟,而女生容易配合老师,也更善于学习。并且现在的教育内容、考查评价都更倾向于女生、倾向温顺,活跃的则不占优势。因此重视创新性,完善学生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此外,熊丙奇也坦言,这需要高考制度的改革,建立一个高校招生体系,明确每个学校有多少的指标来评价选拔学生。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单一的评价所导致的基础教育和应试教育问题以及对学生个性和兴趣关注不够的问题。
早在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就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记者从目前各学校的介绍中还可以看到级别划分。
记者从保送生名单中发现,保送生绝大多数来自“国字号”或“省字号”重点名校,有的学校甚至出过多名高考状元。去年出炉的《2013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对1977年至2012年各省份高考头名分布情况统计显示,东北师范大学[微博]附中、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分别诞生了24个、23个高考状元,位居全国前列。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保送名单上依然有这两所中学。
程方平表示,事实上重点中学学生本身就有好的资源、具备实力,换句话说有先天优势,因此无论在考试还是自主招生中,确实都同样具有优势,是高校争夺的对象。
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全国有千余名保送生涌向了北京的高校,超过了保送生总人数的三成。在全国232名奥赛保送生中,231人被北京高校所吸纳。
在京高校中,北京大学[微博]、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招生办)、清华大学招收保送生人数最多。共有765名保送生选择了外语类专业,超过了总数的75%。
由于政策变化,保送资格类型由8类减为5类,2014年北京市保送生为16人,不足往年一成,他们均被北大、清华录取。
北京招生全国奥赛生基本全来京
《法制晚报》记者对省优秀生、奥赛生、外语生这三大保送生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外语生比例最高,占到全国总数的88%,人数达到2463人。而省优秀生仅100余人,占全国总数的4%。
记者盘点来京保送生情况发现,外语生整体比例较全国略低,为七成多。而省优秀生比例更低,仅占来京保送生的2%。
值得关注的是,奥赛生比例却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记者发现,全国总共有232名具有奥赛获奖保送资格的学生,其中231名都被北京的高校录取。也就是说,奥赛生几乎被在京高校“包圆”。
针对全国奥赛生大量涌入北京的现象,程方平表示,奥赛训练是在平常数学基础教育之外进行的开发式训练,奥赛生在受训时思维确实会更开阔。现在社会上有部分反对奥赛的呼声,主要是认为它把应试教育给搅乱了,但是奥赛本身对于锻炼集中思维、开阔思路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程方平建议,今后在常规教学中应该把奥赛的教学元素和传统的中国数学融合到一起,提高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当下由于普通学校教学起步晚,导致奥赛成了特殊化产物,变成争取优质资源的资本。尽管奥赛广受争议,但在一些具有优质资源的地区仍然相当受重视。
专业分析理工类专业偏爱奥赛生
记者对来京保送生拟录取专业进行盘点分析,北京的高校中招收保送生人数最多的是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为179人、238人、183人。换句话说,这“前三甲”就吸收了超过半数的进京的保送生,剩下的名额则分流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微博]、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等17所高校。
外语类专业保送生最多,共有765名保送生选择这类专业,超过了总数的75%。这些学生多来自于各地的外国语中学,例如深圳外国语学校、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其中,英语毫无悬念地登上榜首,有超过500人被保送到这一专业。
理工类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紧随其后,分别有176名及55名保送生选择这两类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有化学、生物、土木工程、建筑学等10余个类别,而电信类专业则主要分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软件两方面。在理工科保送生中,有2名学生拟选择专业为八年制本博连读的临床医学。
此外记者发现,生物、化学及电信类专业招收的多为奥赛生,而外语类专业则多招收外语生,因此这两类学生大学所选专业也大多对口。另外,今年仅有4人虽未在奥赛中获奖,却拟保送至理工类专业,甚至有3人保送到了地球物理学类专业。记者了解到,地球物理学类包括地球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空间科学与技术,这类专业课程将围绕地球深部构造、地震预测、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
小语种保送未来或取消
而政治学、行政学、法学、哲学这类人文类专业,招收的均是省优秀生。与之相同的还有经管类专业,今年14名保送到金融学、会计学的考生均为省优秀生。与奥赛生的抢手不同,有不少学校对省优秀生区别对待。如中国海洋大学[微博],从2007年起就不再招收省优秀生,仅瞄准奥赛生和外语生。
从保送生最后的拟录取专业来看,基本上都是奥赛生去理工类专业,外语生去外语类专业。不少人担心,早早确定孩子未来的路并不是好事。
对此,程方平表示,外语是工具类专业,而且这两个方向在授课时都会往实际应用的方向落实,例如外语类专业有外国文学、国际法、外贸等方向。但是,多数专业还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定性更为科学。
记者发现,不少考生拟保送专业较为偏门,如在小语种专业中,甚至出现了梵语、巴利语、菲律宾语等并不被人熟知的外语类型。程方平表示,由于小语种专业比较集中,还存在一些不透明的现象,未来小语种保送或难逃取消的命运。
制度展望保送生制度将走向何方?
据统计,在北京高校招收的千余名保送生中,有457人来自国家级重点学校,其中不乏北京四中、黄冈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今年,有7名保送生来自人大附中,从2007年至2012年,北京市的理科高考状元均出自于此。
之前有调查发现,一些各地的高考状元,巅峰过后的求学之路并不如人意。于是也有人提出,保送生作为中学生中的佼佼者,提早拿到了名校的通行证,会不会像那些高考状元一样,个人发展无法“保送到最后”?
对此,熊丙奇表示,这种担心有些多虑,事实上,保送生制度是中国教育中很好的一项制度。在全体高中生都为了高考而突击学习时,有些学习优异的学生也不得不在高二、高三花费时间重复学习以应对考试,其意义并不大。每个学生有自身特点,如果学生具有专长,直接保送未尝不可,无需在应试上费工夫。而像奥赛类保送生,未来出路也很多,例如去外国研究机构等,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熊丙奇表示,尽管现在政策对奥赛类保送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并不能否定奥赛的价值。围绕奥赛的种种争议,事实上是评价体系的问题,很多学生不管有没有兴趣都去参加,这样的现象就很不妥。
另外,在实际案例中,并不是所有保送生都去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有些学生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熊丙奇表示,这个现象不可避免。各个学校对招收保送生有严格的规定,有的学校只提供部分指定专业的保送渠道,保送生不能自己选择。此外,还涉及整个操作过程是否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
文/记者 李文姬 实习生 崔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