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11时30分,高考语文科目考试刚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便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上海高考作文题。大家发现,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依然是一道材料作文:思考“更重要的事”。仔细一算,这已经是上海高考作文连续第五年采用材料作文题。
对这道作文题,沪上多位语文名师表示,“出得不错”。名师普遍认为,这道作文题同时具有人文情怀和思辨意识,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
由于与去年“微光”作文题形式类似,今年的作文材料用的也只是一段提示语。老师们反映,虽然这道题与一些区县“一模”、“二模”的作文题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成功避免了“撞题”情况。
多区模拟考题类似高考题
上海高考作文命题青睐材料题。从2009年的“郑板桥题”、2010年的“丹麦人钓鱼”、2011年的“戒指上的铭文”、2012年的“心灵的微光”,一直到今年的“更重要的事”,上海已连续五年出材料作文题。
作文命题一般有三种形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沪上语文名师指出,命题作文容易猜题、“撞车”;话题作文宽泛、容易套题;材料作文更稳妥,不容易“撞车”,也可以尽量避免反猜题,避免宿构、套题情况。这些原因可能是为什么上海多年来作文连续采用材料题的原因。“人人都能写,人人猜不到。”育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强指出,这也正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游戏规则”。
“不过今年这道题和去年类似,严格说给的是一段提示语,而非材料,放宽说,它依然算是一道材料题。”华师大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李支舜说。
也正因为今年的作文题给的是一段提示语,市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沈红旗认为,这道题并没有给人“出人意料之感”,而且也因为材料限制少,比较容易出现套题情况。“比如高考前各区县的一模、二模考试中,诸如‘有用和无用’、‘近看和远看’、‘是否要现实一点’等一些讲究辨证关系的题目,和此题就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内容可以套用进去。”
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也反映,“生命的轻与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这些“二模”考中出现过的作文题和此题有类似之处。
语文名师称赞此题出得好
黄玉峰认为,这道题出得比较平实,能够考出考生的境界高低和辨证思维。考生可以从小我写到大我。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扉页上的一段话,就与这道题目有类似的含义。这段话说的是,“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虽然这道题不难写,都在考生复习范围之内,但作文题考查的不仅仅是考生的写作能力,还有考生的思辨能力,对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对社会要有自己的感悟。”李强认为,从这个角度说,这是道出得非常好的题目,因为它继承了上海高考作文题这几年来一贯的注重思辨性。“今年的作文题同时具有诗意和哲理。”沈红旗认为,这道作文题具有强烈的终极关怀指向,并且区分度不错,给予了考生广阔的表达空间。
李支舜表示,今年的题目,对考生而言,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两个概念,“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是什么?二是你怎样看待“重要的”和“更重要的”之间的关系?三是“人们的思考也不尽相同”暗示了什么?“重要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开放度特别大;这个题目看起来容易,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但谁说得更在理,更深刻,就要看考生的洞察力和思考的深度、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