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工商大学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市领导张轩、陈雅棠、吴刚出席庆典。
60年来,重庆工商大学先后为社会输送14万多名大学生。今年5月,在教育部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中,重庆工商大学入选。
作为校庆活动之一,在昨日举行的“中外财经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十多所财经大学的校长一起探讨了高校教育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高等教育由量向质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处于一个转型期,正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认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转型期,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而这个转变的基本趋势给各个高校带来很大的挑战,其表现就是高考人数下降。
施建军说,近三年,全国减少高考人数300万人,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915万名,将录取680万名。这样一个比例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数量扩张阶段结束,新校区的建设和大量扩招大学生的状况结束,大学开始走入一个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他指出,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已超过24.5%,而精英教育是以毛入学率15%为界限,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已走入大众化阶段。
财经类专业数量最多
施建军分析,当前以财经类教育为主的中国高校有250多所,占高校的百分之十几,中国最大的教育是财经教育。
“目前高等教育中,应该说财经类专业数量最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最高。典型的例子就是,收分最高的专业往往是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施建军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大学代表着大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财经类高校之间更需要交流合作,实现学生在多所学校间学习。
就在当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美国韦德恩大学等13所大学校长,商讨成立“全国商科大学联盟”,以增强国内商科大学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需要循序渐进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曲振涛,在论坛上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财经类院校在教学中,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就哈尔滨商业大学来说,有实践教学、模拟性实践和全景性实践。学校提供相应的设施、条件,学生可自行选择进行哪种实践。到了寒暑期,还可以让学生进入一些企业真实地体验。
“这就像学校设计一个金融环境,然后由学生在里面饰演各种角色,自己进行操作。”曲振涛说,这种实践方式让学生在还没有进入社会前,就能体验到将来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
提到创新教育,很容易让人想到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影响世界的风云人物。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出不了这样的顶尖人才?曲振涛认为,并不是中国出不了顶尖人才,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中国人的传统理念是先学业有成,再谈创业创新。而在西方,在学校里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这并不是鼓励中国的大学生也向一些国际知名商业人物那样辍学创业。”曲振涛说,中国的大学生中也有很多创业成功、有所作为的,只不过没有影响到世界,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中国的创新教育才起步不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拿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跟一个已经会跑的成年人相比。”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