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新生经历了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入学程序经过电脑现场随机抽签,新生才能拿到宿舍钥匙。当走进宿舍,他们面对的极有可能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舍友,并且这一住就是4年。
由于形成了学院式社区,这种“不同专业、年级混住”的住宿模式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住宿学院制”。早在2008年下半年,至诚学院就开始尝试这一做法,成为福建最早试行“住宿学院制”的学校。随着2007级毕业生今年夏季离校,如今“住宿学院制”在至诚学院已全面铺开。
此前,该院党委副书记雷石宝在接受校报学生记者采访时,连用了4个“有利于”来归纳“住宿学院制”的优点“有利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不同学科学生间交流融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更饱满的知识结构”、“同班同学易产生矛盾,混住有利于学生舒缓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住宿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办学效益”。院长吴秋明也表示,“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均采用这种办法”。
尽管校方列举了诸多好处,但对于这个“舶来品”的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学生散了,不好管理。”首先是一些辅导员对这一制度不习惯。在原先的“专业集中式住宿”下,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住在一块,通知事务、组织活动十分方便。但“住宿学院制”施行之后,同专业学生的宿舍相距甚远。辅导员们不得不放弃原先口头通知、粘贴公告的传统方式,改用手机、飞信及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来和学生联络。
由于教学、生活分开,辅导员还被分为“专业辅导员”与“社区辅导员”,但两类辅导员的分工起初并不十分明晰。以上课请假为例,有人找专业辅导员,有人找社区辅导员,但有时正常请假却未被登记在案,引发误解。今年,该学院明文规定,上课请假找专业辅导员,离宿请假找社区辅导员。
而学生和家长们的担忧主要在于,不同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舍友之间是否会产生作息时间、生活习惯上的冲突。土木工程专业的小廖同学告诉记者,他的舍友小王读建筑学专业,经常通宵画图,为了尽量不影响舍友的休息,小王每次“开夜车”时都自觉把大灯关闭,再打开小台灯,轻轻点键盘、挪鼠标来完成作业。
为便于管理,至诚学院专门成立了“学生公寓楼管理委员会”,由学院学生社区管理中心指导,选拔学生在其中担任干部。从宿舍装扮到硬件维修,再到学生晚上点名等等,都由该委员会负责。
近日,该学院一名学生匿名在论坛上发起投票,询问同学对“住宿学院制”的支持度。截至今天傍晚,36%的投票者暂时无法完全接受,其余均表示认可。
一位持反对意见的新生认为,“一次抽签定4年”的做法忽视了部分学生的特殊需求。此外,一些抽到与老生同住的新生也表示出不适应。
据了解,“住宿学院制”在国外并非“一刀切”,而是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据美国莫瑞州立大学大三交换生邓若源透露,她所在的学校实行专业混住,但寝室是靠申请而非通过抽签。据悉,同样于2008年推行“住宿学院制”的汕头大学,也借鉴了这一做法。
在台湾,一些高校在实行“住宿学院制”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学校将依据身心障碍、低收入户、大陆学生等优先顺序抽签,每学期抽一次。最终的入住结果,同宿舍的可能完全不同专业,也可能部分同专业。
雷石宝表示,从这几年的实践效果看,专业混住为实行完全学分制、加强后勤管理做好了准备。该院一位郭姓社区辅导员认为,专业混住推动了学生宿舍自治组织的改革、观念更新,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宿舍环境。(通讯员 卢义杰 庄凯航 记者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