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去年9月,我省首次选派200名在校大学生赴台学习,今秋我省将再次选派300名大学生赴台学习。8月19日,随着台湾当局通过所谓的“陆生三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将步入新阶段。9月11日,300名学生即将踏上赴台求学之路。我们通过采访首批赴台学生,撷取他们的学习生活片段,通过他们的视野来描绘一幅有趣真实的台湾高等教育近景。而面对两岸教育的新形势,是挑战还是机遇,先行先试的闽台教育合作交流,我们需要进行更长远的思考。
一湾海峡情谊水,两岸学子书作舟。大陆学生赴台学习让两岸学子有机会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在友好的沟通和交往中增进彼此友谊。对于两岸教育的差异,对于台湾的风土人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感受。
一片温情之地,
都是有情之人
2009年9月底,福建各高校的赴台生一同抵达台湾。如果说启程之前是期许与不安,那么抵达之后则是感动与惊喜。 “因为是第一批赴台交换生,我们没有任何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多数都是来自于网络上的只言片语。”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08级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研究生汪智勇说出了大家的忐忑和拘谨。
如同接新生,台湾接收校的学长们接机、搬行李,甚至热情地全程陪同采购到晚上8点。而且一些学校如建国科技大学,专门给交换生设立了一个部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定期为交换生发一些E-mail,如天气转凉,如何订机票,户外出行等温馨小提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此外,还会为外籍生安排一些活动,如游览参观台湾的一些风景名胜等。
温情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8级软件专业的刘佳就说,台湾人的热情和细心让她很感动。刚到台中朝阳科技大学,她和同学都是集体行动,一次出门晚上9点多才准备坐车回校。由于对当地的公车线路和作息表不熟悉,她们赶到车站才知道直接回校的613路末班车早过了,她们只好换乘610路。司机听到她们的交谈,插了一句话:“你们回学校要走一段路哦,晚上女生不安全,我帮你们追613路吧!”说完就加大马力追赶,还真被他给赶上了,当刘佳她们表示感谢时,司机只是叮嘱了一句:“慢走小心哦!”
与台湾学生混住,没有局促不安,更多的是关心和照顾。随处可以见到的笑容,随处可以听到的“谢谢”、“歹势”(抱歉),还有佳节生日时候特别的安排,让这些同学总是沉浸在温润的空气和浓浓的人情味里。虽然那时远在他乡,依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玩得疯学得狂,
美国化的读书之乐
林凌青是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06级学生,第一次在元培科技大学上课,《免疫血清学》孔老师便让她出了一身“冷汗”,“不教实验的原理步骤,而是不停提问,问题也稀奇古怪,看似和课程没有太大关系。比如95%的酒精怎么配成75%的。”不按牌理出牌让大陆学生非常紧张,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现在我在协和实习,发现很多地方恰恰就用到孔老师教的知识,比如前几天我碰到一个很紧急的检验,必须使用75%的酒精,但手头只有95%的,刚好孔老师教的就用上了。”林凌青说道。
讨论课是台湾大学最常见的方式,一个课题或者一个案例,要求学生自己组队去收集资料,制作PPT,撰写分析报告,然后向全班同学演讲。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的黄晓颖在中兴大学接触到课堂作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超乎想象,“比如避险基金、α基金,还有用巴菲特的ROE理论来评价公司,选择权等等课题,很多都是世界最新的研究动态,我们大二的学生哪里接触过,没有现成的书籍,只能自己上网查论文,而且还是全英文的,通宵是家常便饭。”
而福建农林大学的张雯婧则有一星期连续通宵的经历,“考试就集中在一周之内,内容很多,宿舍楼里就有自习室,或者去图书馆,大家都一样。”她感到过瘾的是,系里的实验室全部开放,本科生可以和硕士博士共用导师的实验室,“课题报告要做的实验太多了,深夜12点回宿舍很平常”。
台湾学生的“会学会玩”给福建工程学院的李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学生的学业压力一点都不比大陆的小,课业方面容不得丝毫马虎。“他们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很少,因为要准备功课又不能错过玩,还有的边学习边打工,睡觉时间只好一再压缩”。
台湾的大学图书馆给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潘静君留下了深刻印象,“设备完善,而且环境很棒,劳逸结合,特别是还有助教课程,你跟不上进度可以申请,有专门的学长帮助复习”。
虽然很多纯英文的教材和课程,让这些赴台生感到有些吃力。但是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喷涌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觉得充实。“我在的植保专业台湾学生非常有学习激情,真是出自热爱。你知道么,中兴最高分录取的学生居然是兽医系。”张雯婧吐了吐舌头。
现实理想之争,
一样挣扎的青春
与台湾学生近距离接触,三五成群,交换心事,探讨人生。他们发现两岸青年一样挣扎着面对五味杂陈的青春。“现在我们和台湾同学都保持着联系,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福建医科大学的胡南希说,“台湾的同学也坦言,一开始他们听说大陆学生非常努力优秀,曾担心我们会傲气不好相处。但熟悉了之后,发现我们也很友善,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大家都抱头痛哭,非常舍不得。”
“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规划人生,例如毕业后服兵役,然后要找工作,报酬不是太在乎,重要是经历,但是最后喜欢自己创业。”福建农林大学的胡迪科这样描述他的研究生同学们。
而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安士龙看来,台湾的本科生跟他们一样困惑。“考公务员、研究生一样热,有学长告诉我台湾的公务员也不好考,继续念研究生是2/3本科生的选择,原因一样是因为工作难找,先逃避现实吧。”
“他们也向往大陆,很多人会对大陆的就业和投资机会感兴趣。”安士龙笑了笑,“有人是非银行不进,但是有人毕业后的理想就是开奶茶店卖炸鸡排。”
考证也是台湾学生的一大热潮,在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勇就拿到了solidworks2010的国际认证证书。李言则通过了ACA国际认证photoshopCS3考试。
趋同和求新,
细微对比下的教育
总体来说,大陆学生听课认真,竞争意识强于台湾本地学生,而台湾本地学生的动手能力则很强,具有创意。
“他们画得再难看的草图都敢拿出来秀,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自信大方。”汪智勇说起台湾同学的手工绘图技术这样评价,“但是语言表述的确他们技高一筹。”
“而趋同的思维模式,让大陆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假想有标准答案,并力争去接近它。台湾学生是发散思维,没有权威,没有畏惧,自成体系言之有理就可以,因此创新是他们的目标。”胡迪科这样形容研究生的讨论课。
而台湾的技职教育给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许冬梅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校企合作已经浑然天成,几乎成为血脉里融合的东西。学校和企业,教授和企业主,甚至学生之间,都有不可割裂的关系”。
生产实践产生课题,教授学生一起进企业,甚至本科生都能获得企业的支持,没人认为你太嫩。“我在台湾一年有7次去企业参观的经历,而且企业都很欢迎,还请我们吃午饭。”王勇的经历引起许老师的共鸣:“我参加的一次校企座谈会,一位企业主就说老师带学生来参观,就是给我面子,是很自豪的事情。”
王勇更是对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感叹,“我选修的模具快速成型课程,老师是台湾中南部数一数二的技术高手,而且台湾的很多设计软件非常前沿,很多我都没见过。”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