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教育新闻 > 综合新闻

大学氛围不存 大学精神焉附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09-01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未知

  进入9月了,大学新学期又要开始,新生要入学。但愿他们度过当得起“大学”二字的4年。

  比尔·盖茨日前发表言论,预测教育的未来,认为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学习的场所,取代学院与大学。“5年之后,你将能在互联网上免费地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比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他说。

  没错,美国名校的网络公开课近来在中国年轻网民中大热。单就技术发展和知识形态演进而言,盖茨的观点值得参考。但就现实尤其是中国高校的现状来看,且慢,这分乐观尚须分析。

  课程优劣先不论。把大学与课程等同起来,或者说,把大学简化为仅仅是提供课程,是一种很值得警惕的倾向。

  对于这些年来各地高校跑马圈地建新校区的冲动,批评声浪不小,尤其以引用梅贻琦的大楼与大师之论最具代表性。实际上,这种圈地运动对大学真谛的伤害,还不止于此。不少高校把本科教学完全搬到新校区,也就是说,4年读下来,学生完全是在与本校传统无关的一个环境中度过的。而新校区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场所,提供课程,然后完事——这就是大学了。

  这就是大学吗?大学的本质之一在于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思想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交流,仅以课程是远远涵盖不了的。这其实是一种弥散性的氛围。大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氛围。大学对人的塑造和熏陶,得益于这种氛围,常常超过得益于具体的专业课程。

  有媒体刚刚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厦门大学学生钱小敏头两年就读于漳州校区,尽管这里洋溢着现代气息,但学生们总觉得“不带劲儿”,“大学城把一部分学生孤立了,没有老师,没有师哥师姐,不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甚至有教师称其为“漳州监狱”。两年后,钱小敏搬到了本部,厦门大学老校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氛围和气场”,她这才醒悟,“大学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曾一度把文科大一新生安排到位于郊区的昌平校区。那几年中,每届学生普遍的反映是,读了一遍“高四”,根本摸不着燕园的脉搏。如今,对于很多大学的新校区而言,学生们不啻是在读“高四”、“高五”、“高六”、“高七”——这简直就是大学求学经历的平庸化,乃至大学精神的矮化。

  上4年大学,一旦被简化为上4年大学的课,大学的价值也就被抹去了大半。现实恰恰是这样:对于那么多大学的那么多新校区的那么多年轻人而言,有时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所谓心性的滋养,所谓人格的提升,奢望而已,那不过是课程流水线上的另外4年。

  课程当然重要,当然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必须警惕把课程与大学本身割裂开来的倾向——所谓新校区,正是这种倾向最恶劣的代表之一。务实地说,如果大学酝酿不出、积淀不下某种氛围,它根本就产生不了好的课程。

  光鲜的新校区,实在是中国大学的误区。

  然而类似的畸形逻辑还在继续上演。上海刚刚放出风声,正筹建纽约大学分校,预计将于2012年开始招生,据说这将开美国高校在中国设分校的先河。

  “上海纽约大学”,这多像一个怪胎,它究竟是“上海大学”呢,还是“纽约大学”?重金打造硬件,再照搬课程,上海就能纽约吗——这未免把“大学”二字看扁了。

标签:教育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