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考生总分335分,附加分23分,投档分358分,历史A+、政治B+。自述最好是留在南京,江苏省内也行;文科生好像很难选择院校和专业,现在选择的意向包括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不知道行不行?
【分析点评】对于文科倾向考生来说,应该了解几个重要信息。一是08方案按不同选考科目分流文理科考生进行投档;二是兼招类专业可以填报;三是将除理工科之外的专业均视为大文科的专业选项。
该生成绩总分不高,仅超出省控线5分,附加分不足30分,投档分与省控线之差也仅28分,空间不大。从选科看,有1个A+、1个B+,不错,可获一定加分。建议在选择志愿时,将本一批次和本二批次整合起来考虑,在同批次院校志愿里,用后面的志愿“保”前面的志愿,即C志愿保B志愿、B志愿保A志愿;在上下批次里,用本二院校志愿作为本一院校志愿选择“风险保证”。
最后,在“大文科”的理念下,放宽专业面的选择,尽量填报服从专业调剂。
案例2、考生总分378分,历史A、地理A+。填报志愿的想法是在A、B、C三个等级的学校中,冲A保B。又担心A志愿学校很挤、轮不到自己。问对三所院校的选择在分数上应该把握怎样的一个梯度?如果把梯度看做分数,应该将三所院校的往届投档分数间的相差值定在怎样的一个分数值?或者差值范围大概在一个怎样的分数段内?
【分析点评】问题中,“A志愿学校很挤”应该是基于往年实际录取情况的判断,而不是对当年投档结果的表述。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问院校选择设怎样的梯度;二是问分差设多少为宜。
关于平行院校志愿的梯度,要记住两点。一是填报时为避免风险,应该在A、B、C之间拉开一定梯度;二是所谓梯度,无非从地区、院校等因素考量。
通常,热点地区院校的投档分要比非热点地区高,例如东部-中部-西部;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边远城市等,就是较明显的梯度。关于院校梯度的分值差:从历年招生结果看,不同层次的院校在投档线有差异(分差),总结其多年或几年的数值,可以判定A院校与B院校通常相差多少分。但是,这也只是往年的总结,并不代表今年一定也是这样。选择志愿时,不可能像数学解题那么严谨地用一个绝对分值(或分差)去套用。
案例3、考生投档分超过400分,另外还有6个A。填报志愿时只报了南京大学数学专业,其余院校栏和专业栏均为空白,反倒在最后填写了“服从”。自述就喜欢数学,如果不能上数学专业,其他任何专业都无所谓。
【分析点评】在本科平行志愿模式里,一个批次可以报考3所院校,按照A、B、C顺序排列,一所院校下面可以填报6个专业,并且有“其他志愿是否服从”选项。
通常状态下,考生应该充分利用选项给你的机会,如3所院校就是3次机会、6个专业选项也是6次机会。根据投档规则,如果靠前的选项满足投档条件,则不会被投到后面的选项;进档以后,高校根据其事先公布的专业投档规则进行投档,在6个明确的专业选项之后,如果还没有满足条件,才会考虑该考生是否专业服从。
从上例看,该生的做法不可取。首先,在院校选项上,他只填报了南京大学一所学校。尽管他的考分很好,实力超过一般人,似乎也没有必要这样填报。因为,如果以南京大学为A,投档条件满足,当然会投给南京大学,与后面的选项院校也不相干了,填了,又何妨?万一失手呢?如果说上面的填报思路是因为考生稳稳坐定了南大,那么他的专业选项填报就更有问题了:明明有6个空格可填6个专业,为何只选了一个就“服从”呢?要知道进行专业投档时,1-6以后才是“服从”。该生选了一个“数学”,那么数学应该是他最想学的专业,在数学专业之后,应该按照兴趣爱好和学科倾向依次再排出5个专业选项,最后才是“服从”。在第一之后就填报“服从”,属于明显的错误。
该生的理由是:“如果不能上数学专业,其他任何专业对我都一样,无所谓了。”这是一种很轻率的判断,也是没有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常见的想法。其实,进入大学就会知道,不同的专业是有着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着不同的实习实验环境、有着不同的学科和行业背景的,越往后发展,分岔越大。现在的无所谓态度,很可能造成今后专业学习上的困顿甚至是失落。
案例4、考生总分335分、附加分24分,投档分359分,历史A、政治B。自述上了本一分数线,不想浪费,要用足分数;希望在南京等大城市选学校,但是又没底,不知道应该怎么选。
【分析点评】考生总分虽然达到本一省控线、但仅仅超出5分,实力不算强;加上附加分,投档分为359分,超出省控线29分,附加分值亦不算高;等级1A1B,在文科考生中不算突出。考虑到文科院校、计划相对较理科少,因此综合评估该生在本一上线文科生源中属于一般状态。建议暂放本一院校选项,首先考虑选择本二院校的3个志愿。在本二批次,该生成绩超出省控线35分、投档分超出省控线59分,在本二的竞争力远胜于本一。依据这个优势,可以较本一批次更有把握选择本二院校,并且利用平行志愿的A、B、C来调节层次、档次。在完成本二批次院校志愿填报之后,再回过头去选择本一院校的3个志愿。
至于“本一分数就要进本一院校、否则是浪费”一说,纯属错误观念。此案“本一分数”是针对本一省控线而言,而“进本一院校”则是针对考生志愿目标而言,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本无“浪费”之说。而在院校、地区选项上,踩着本一省控线330分投档的院校应该也有,但是其地区可能属于老少边穷,其专业可能属于冷门、艰苦,而这些原本就不是你的本一志愿选项、不是已经被你“浪费”掉了吗?
案例5、考生总分352分,附加分34分,投档分386分,物理A、化学A。本一院校中初步选择西安交大、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是否可行?
【分析点评】从地域选择上看,该生已经“跳”出去了,触角伸向了西南,B、C选择均为南京院校,判读其价值取向为A志愿不行就“收”回来,未尝不可。
从该生本一A志愿选项看,如果仅仅以省控线上22分的分差考量,似乎较往年显得稍弱,西安交大毕竟是一流学府之一;但是如果考虑到今年江苏的新框架,该生理化选科达到双A,以选科的等级去对应院校,充分展开自己的强项,也是一种带有勇气的选择,应予以认可。
建议在上述3所院校的专业选择上放宽,填满所有6个选项,特别是A志愿的西安交大,应在6个专业选项外填报“服从其他专业志愿”调剂,以免因专业不服从而遭退档,那样将失去B、C两所南京院校的投档机会。
案例6、考生总分385分,物理A+、化学A+。必测4科全A。本一A志愿报上海交通大学。自述原准备报北大,可咨询后发现只有排名200名以内的考生才有希望,自己排名270多名,希望渺茫,还是稳妥些好。并且认为用等级标注成绩的做法削弱了他的学科优势。
【分析点评】自江苏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以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校基本上是通过滚动式预约登记的办法对有意向的考生进行排队、排专业,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给出参考分数线,并且承诺“零风险”报考。除了上述2校,其他院校并不具备预先滚动填报的条件。所以,该生能不能进北大,只需打个电话就能弄明白,这个并不烦恼。
烦恼的是,考出了不俗的成绩,如何能选准一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按照一般惯例,该生的排名还是很靠前的,应该能选到与之相匹配的一流院校;而且理化双A+,学习实力属于强者。不能简单看成优势减弱。因为如果某校设置2A,那么在投档以后,双A+应该比2A有竞争力。
志愿选择面的宽和窄,不仅仅是一个成绩、选科等级的问题,高分也可能觉得选择面很窄、相对低分也可能会有很多种选项,关键在于考生的价值取向。自北大、清华之后,还有多所强势院校,该生可从自己的学科优势着重选择强势专业。在A、B、C志愿的安排上,也不必过于缩手缩脚,关键是避免进档后退档情况的发生。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