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主干、关注热点、突出能力——评2009年四川文综高考卷政治学科的特点
四川省特级教师 四川省教科所兼职教研员
四川师大教育硕士生导师 谢吉新
2009年高考(四川卷)政治学科试题的命制,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借鉴全国普通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积极成果,吸取近年来四川省自主命题的成功经验,保持了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稳中有新” 。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立意、情境、设问、答案的内在联系,强化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凸显社会热点,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体现四川特色,情境新颖;试卷结构合理,具有人文色彩,学科内及学科间融合自然。
一、强调主干知识,注重灵活运用
全卷基础知识面较广,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作用。
涉及经济常识的考点有:商品的价值量、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外汇与汇率等;涉及哲学常识的考点有:从实际出发、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涉及政治常识的考点有: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我国公民与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等。
二、坚持能力立意,强化学科综合
试题对问题的设计符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能力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考查。注重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使用学科术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了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和政治学科内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综合考查。既有利于高考选拔功能的实现,又有利于引导中学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
例如:24题考查考生对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商品产量、商品的个别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一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0题采用漫画题材考查政治常识知识,考查了考生解读漫画和古语的能力,实现漫画、古语、实际问题和基础知识的对接; 31—32题采用一材两用的方式,考查哲学常识中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础知识的运用;33—35题采用一材多用的方式,综合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选择题在学科内的综合。正确解答这些试题,既需要学生牢固掌握主干知识,又需要其具有学科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
38题作为政治学科内的综合题,很好地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意图。第一问“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该市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二问“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该市市委上述做法的依据”,第三问“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三个问题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的角度设问,增强了考生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正确解读和获取材料提供的信息,并与相关知识点准确联系,准确使用学科术语,正确运用学科知识给予充分地论证,从而突出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题紧扣时代主题,设问的指向明确,体现了“高立意、大背景、小切口”的命题思路。
三、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价值导向
政治命题要反映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联系热点,不刻意回避难点和焦点问题。试题涉及的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党的建设、扩内需等问题都反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全国“两会”的重大决策;试题通过“工商管理收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金砖四国”、“农民工就业培训”、“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事例,以小见大,不仅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也突出了时事热点,引导考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的国情和社会进步,加深学生对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27题 涉及到“工商管理收费”、28题涉及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为情境,考查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和依法治国等相关问题。
39题以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情境,综合考查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知识的运用,同时加深考生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理解。
四、材料生动新颖、贴近生活实际
政治性、时代性是政治学科的特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的灵魂。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选用鲜活生动的典型材料,另一方面对于似曾相识的材料,设问又必须具有自己的新意。
24题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考察的一个实例为情景材料,叙述了分工协作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引出对商品价值量的考查。
30题选择漫画《民意》,以网络现象为情境,将漫画的政治寓意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政治智慧的古语相联系考查学生对网络在推动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方面重大作用的理解,构思巧妙,题目新颖而富有内涵。
31和32题分别以麻醉剂的发现、成功使用、推广和对少数病人麻醉失败为背景,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到关系、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
五、挖掘本土资源,体现四川特色
试题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事例为情境,材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动贴切,使试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例如:33~35题以2008年11月,成都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1月起对返乡农民工等三类人员发放培训券的真实事例为情境,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个角度设问,考查考生对政府此举的经济意义、履行职能和哲学依据的理解;39题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和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增加交通建设投资为情境,结合本题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从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角度,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