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教育新闻 > 北京市

清华大学宣布获校友捐赠的2100枚战国时期竹简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10-24文章来源:京华时报作者:未知

 10月22日,清华大学宣布,2100枚战国时期的竹简入藏清华。这批竹简是目前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竹简书之一。

  校友捐竹简给母校

  这批竹简是今年7月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目前已不得而知。

  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回忆,当时这批竹简包着保鲜膜,装在密封筒里被送到学校,已经有菌害霉变的危险。学校特地为此“白手起家”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还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合清华历史、化学、图书馆等学科资源,聘请专家保护清理。几天前,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

  首见古代“口袋书”

  经过11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这批“清华简”属于战国中晚期,距今大约2300—2400年左右,应出土于古代的楚国境内。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预计整理后为1700支。

  “清华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10厘米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口袋书’了,在以前从未发现过。”李学勤介绍,战国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只有零散的出土。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两次发现大量的战国竹简书,分别为800支和1000多支,所以“清华简”可以说是目前数量最多、而且年代最早的竹简书之一。

  《尚书》佚篇首现

  之前发现的竹简书,多为哲学思想领域的书籍,而“清华简”则多为“经、史”类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检视结果看,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发现了失传的《尚书》篇章。《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为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据称先秦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始皇焚书,大多佚失,汉朝初年只有29篇流传下来。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都是焚书坑儒以前的写本。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则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另外,“清华简”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从西周初起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容。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竹简有望展出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表示,清华将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深入研究探讨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清华将联合多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科研攻关。

  李学勤介绍,清华正在酝酿建设博物馆,届时这批竹简有望展出

标签: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