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营多年的集体跨省替考案,因媒体的监督而被公之于众。在当地有关部门宣布替考案告破时,仍有众多细节处在迷雾之中
本刊记者/刘向晖(发自甘肃天水、山东阳谷)
6月23日,最后一门会考后,山东阳谷一中高二理科实验班的一些尖子生心中依旧忐忑不安。在年级近900人的历次摸底考试中,他们成绩均稳居前20名。
令他们不安的并不是这次会考,而是前不久在甘肃天水败露的高考替考,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处罚。
6月7日,天水九中考点98考场。高二学生丁某,习惯性地在考卷上写上自己的真名。随即,他将名字改为燕涛。
这一细节,被监考老师胡喜君发现。随后,天水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据6月21日天水市政府向媒体公布的信息:这次高考中,有23名山东学生前往天水替考。被替考者中,有21名山东高考移民,2名天水籍考生。
蓄谋已久的替考团
成绩优异的陈守(化名)高一时,就受到化学老师魏成甲的关注和青睐。
高一第二个学期快结束时,魏成甲塞给陈守500元钱。给钱的理由只有一个,明年到外地参加高考。
“兴奋,又有些紧张。”陈守最后收下了这500元钱。毕竟,每期1600元的学费,对住在离县城20多公里以外农村的他家来说,是个不轻的负担。他也打听到,前几年收到魏老师红包的学生都平安无事。
同时收到魏成甲500元红包的还有丁某等10余名学生。高二时,他们都进入了实验班。
实验班,是阳谷一中的特色教育。在高二年级18个班中,只有4个理科,2个文科实验班。这些实验班,聚集了历次考试成绩突出、稳定的学生。
此后,魏成甲再也没和陈守提及到外地高考之事,直到今年高考前。
6月1日,星期天。已是高二年级部副主任的魏成甲,又塞给陈守1500元。让他“把这个钱给家里,让家里放心”,“准备准备,跟魏老师去外地考试”。
当天,陈守向班主任请假,带钱回家。在山东省今年实施素质教育前,阳谷一中每天的安排如下:上午5节课,下午4节,晚上4节;每月只有1天半假。实行素质教育后,学习时间每天改为上下午各4节课,晚上3节课自习;每两周有一天半假。
尽管对去外地替考早有耳闻,拿到钱后,陈守的父亲还是电话联系了魏成甲。魏安慰说,那边的一切都已经打点好,99%逮不着。陈守回校时,父亲叮嘱说,注意点,机灵点。
先后拿到魏成甲2000元红包的阳谷一中学生,共有11名,其中3名女生。
6月3日,魏成甲雇一辆依维柯,带着这11名学生赶往郑州,说是带他们去内蒙古参加测试。
当晚,在T197次列车硬卧车厢里,魏成甲向这些学生承诺,如果能帮忙考上本科,再奖励3000元。
6月4日,陈守一行入住天水市麦积区的绿岛大饭店前,持兰州身份证的吕端云(在后来公布的犯罪团伙中没有这个名字)已经开好数个标准间。3个女生和3个男生分别挤住一间,其余均2人一间。
同日,身份证地址为阳谷县北环路168号的王永乾,在天水火车站旁的东方宾馆开了6个标准间,日期从6月4日到8日。据饭店管理人员称,入住的有很多学生模样。高考以后,直至记者21日离开天水,当地警方尚未去该宾馆调查过。
在绿岛,一位不放心花钱请人为儿子替考而随行的阳谷家长,给陈守等学生打气说,“刚调任的原天水市一位主要领导就是阳谷人”,这边都已安排好,绝对不会出事,只要你们考试时稳定发挥好就行。
事实上,自实行高考制度以来,山东每年的高考录取线都远远高于甘肃。以2006年为例,山东省的分数线为一本文科568分、理科583分,二本文科549分、理科553分;甘肃省的分数线则为一本文科542分、理科566分,二本文科483分、理科512分。
随后的两天,这11名学生都待在房间看电视或者看书。魏成甲还找来几套高考模拟题,让他们练手,找感觉。
6月6日,这11名学生拿到写有被替考者名字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当天中午,一名40多岁、操阳谷口音的“叔叔”,将3名学生(2男1女)安排到秦州区的邮政宾馆。次日,他们将在天水一中考点帮人替考。
1%被逮着的疏漏
7日上午,高考第一门考试是语文。正式开考前10分钟,丁某习惯性地在考卷上填写自己的真名。随后,他看了看身份证,立即又改为燕涛。
丁某,阳谷一中高二年级历次考试均前20名。这次,丁某父亲请假亲自陪同儿子前往天水替局长之子高考。被替考者燕涛,阳谷一中高三学生,阳谷县某官员之子。高考前已顺利办好移民天水以及报考所有手续。
丁某改名的这一反常细节,被天水九中98考场监考老师胡喜君注意到。
胡喜君发现,考生准考证和存根上的留底虽然是同一照片,但身份证和留底存根的照片却不是一张。而且,考生和考生准考证及留底存根上的照片明显不一样。
此时,胡喜君依旧不能确认丁某是否为替考。巡场的九中校长闻讯来到考场,老练地问,你是哪个中学的?
考前,魏成甲曾安慰这些替考学生,99%逮不着。丁某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没有再问各自被替考者的详细背景。丁某说,七中。事实上,天水七中根本没有高中部。
丁某被在考场执勤的民警带走,交代出另外一名替考者。
这1%的疏漏,让天水所有考点加强了监考力度。
当天下午,麦积区招生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请在今天下午的数学考试中,要求监考老师务必对考生的身份证、准考证,以及《考生签名表》进行严格检查,认真核对‘两证一表’上的照片和考生本人是否相符,严肃查处冒名替考的现象。”
下午的数学考试中,天水九中97考场的监考老师汪兴建,注意到一名考生不到1个半小时就已完成所有答题。这名叫“陈家兴”的考生外形高大,明显不像本地人。检查身份证时,“陈家兴”一直低头,手发抖。、
尽管考生身份证、留底存根,以及准考证照片都是同一个人,汪兴建还是多了一个心眼。
“你的班主任叫啥名字?”
“姓李,”考生随即慌忙改口,“不,姓张。”“陈家兴”被带走详细询问,直至交代替考之事。
当天下午,陈守被专人开车送往考点,也是不到1个半小时就答完数学考卷。这一超常发挥,引起监考老师注意。监考老师特意走过去查看证件,犹豫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考完铃响后,这位监考老师叫来巡场的考点负责人。随后,陈守被带到一间办公室。
直到当天晚上10点,陈守都坚决否认自己是替考,但“手一直在抖,真的害怕”。警察随后说,其他考点谁谁谁都承认了,你也从实招了吧。
陈守一听,警察说的都是阳谷一中同学的真名,这才说了实话。正式笔录前,陈守和询问他的警察一起吃了盒饭。一位陪同的考点老师说,同学,凡事要动动脑子,要想想后果。
当天,阳谷一中11名替考学生全部被警方抓获。魏成甲以及同行的张玉茹(阳谷县农业局副局长霍继刚之妻),被麦积区公安分局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事拘留。
被舆论监督推动的调查
如果不是媒体的介入和持续报道,天水替考事件也许最终将悄然不了了之。
8日晚,陈守等11名阳谷一中学生、1名阳谷二中、1名阳谷三中学生,在丁某父亲和阳谷二中一名姓魏的退休老师的带领下,乘T76次赶往郑州。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这位姓魏的退休老师,以及二中、三中学生,在天水期间,并没下榻绿岛大饭店。在这批赴天水替考的学生当中,还有山东莘县一中和莘县实验高中的学生。
陈守等人在郑州依旧被同一辆依维柯接回阳谷。10日,这11名阳谷一中学生回到学校正常学习。
大规模替考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信息。直到11日,《中国青年报》接到天水读者电话,外界媒体才知晓此事。
6月12日,中青报记者何春中赶赴天水进行调查。
当天,何春中在麦积区公安分局采访替考事件,一位分局负责人说,没有此事,纯粹是谣言。
采访天水市相关部门后,16日,中青报刊发第一篇天水替考事件报道,该事件首次浮出水面,进入公众视野。当天,新华社等媒体记者赶往当地调查。
此时,该事件引起天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6月17日,天水市立即成立由教育、监察、政法、公安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天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替考事件调查组”,天水市市长李文卿亲任组长。
此外,天水市主要领导就此表态称:凡涉及到这次高考替考案件的当事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同时,天水市招生委员会要求秦州、麦积两区招办、教育、公安等部门深入调查,深挖细究幕后主谋。
同一天,在陈守等替考学生回校正常学习一周,替考事件早已在阳谷当地传播。山东省教育厅、监察厅、教育招生考试院派专人赶赴阳谷,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此时,涉嫌替考案主谋的阳谷农业局副局长霍继刚早已“失踪”。
6月18日,天水市政府新闻办就天水高考替考事件,首次向公众发布消息:高考期间,天水市麦积、秦州两区共查出外省籍高考替考学生18人。其中,14人当场查出,4人迫于严查弃考。这些学生的高考报名手续均由天水市第六中学教师蒋鑫通过天水市第三职业中学、天水六中两所学校办理。
同日,涉嫌参与替考案的蒋鑫被麦积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从媒体获知信息后,蒋鑫的同事们都为他的“通天能量”感到惊奇。在同事眼里,体育老师蒋鑫出生于当地普通家庭,没有任何背景,他22年的教师生涯只能用平凡来形容。
事实上,在陈守等替考学生被抓获当天,警方就已获悉蒋鑫参与此案的消息。直到媒体记者赶赴当地调查,当地警方才开始对蒋鑫进行传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赶赴天水,在采访相关部门时,得到的回应几乎一致:此案正在调查当中,所有信息均有天水新闻办统一发布。
6月20日,星期五,《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天水绿岛大饭店、东方宾馆等地调查发现,赴天水替考的学生远远超出当地政府所公布的18人。
当天下午,记者将这一情况向天水市有关部门通报,同样没得到任何正面回应。当晚,天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牺牲周末休息时间,通宵加班赶制替考案告破的新闻通稿。
21日凌晨2时许,新华社甘肃分社、兰州晨报等3家媒体获得这份通稿。
通稿称,23名替考者全部为山东籍。其中被替考者21人为山东籍,2人为天水籍(犯罪嫌疑人蒋鑫亲属)。目前,警方将此次犯罪团伙认定为,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副局长霍继刚、山东省阳谷一中教师魏成甲、无业人员张玉茹、甘肃省天水市六中教师蒋鑫组成。主要犯罪方式为:先移民、后作案。
替考案宣布告破,但天水市新闻办拒绝向媒体公布该案细节,并希望外地媒体早日离开。中青报记者在天水调查期间,4次更换宾馆,依旧发现外出采访、甚至吃饭时,“都有专人关注”。
在阳谷,有关部门的调查组找到陈守时安慰说,不要有思想压力,没事,调查只是为了“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