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高考资讯 > 综合资讯

高考网上阅卷 教师主观感受所致误差降到最低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6-19文章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目前,2008年高考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今年山东省高考阅卷方式有3种:一是各科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采用机器评阅;二是语文、基本能力测试、数学、理综采用网上阅卷,其中数学、理综首次实行网上阅卷;三是外语、文综采用人工评阅。全部试卷将于6月23日评阅完毕。

    高考一结束,阅卷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高考考生超过1000万人,阅卷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

    高考网上阅卷已试行10年。10年来,网上阅卷不仅使传统阅卷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也推动考试现代化长足进步。网上阅卷,以科技为手段,以规范、准确为过程,更以公正为目标。
    进程:10年高考网上阅卷从1省发展到22省份
   网上阅卷,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依托,以实现考试评卷公平公正性原则为最终目的,采用试卷和答卷分离的方式,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判分,主观题由不同阅卷教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上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分别进行评分,最终由计算机自动合分和校验的阅卷方式。
    提高阅卷质量,确保考试当中的阅卷环节安全、公平、准确、科学、规范,是每位考生以及家长的愿望,也是考试标准化的要求。
    1999年,广西招生考试院在高考阅卷过程中,率先对英语(作文)实施计算机“无纸化网上阅卷”,随之,云南、湖北试行,带来了对传统阅卷方式的一场革命。
    10年间,高考网上阅卷从1个省发展到包括上海、辽宁、新疆、安徽等在内的22个省(区、市),从英语单科的作文,发展到部分省份的全部科目。

    规范:硬件先进软件达标,技术执行标准确立
    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段的实施,网上阅卷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章程和技术规范保驾护航。今年4月28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从根本上,让网上阅卷有标准可依,有管理办法可循。同时,教育部考试中心派出4个巡查组,深入到各个实行网上阅卷的省份,加强对网上阅卷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我们看到,从答题卡的设计、印制、运送和保管,到答题卡的扫描,选择题的识别和评分,非选择题评分,再到成绩合成,网上阅卷的考务流程得以梳理;从包括扫描环境、扫描设备、服务器、评卷工作站、网络配置等在内的硬件标准,到软件标准、数据标准、信息安全和质量监控,网上阅卷的信息技术要求得以明确;从评卷的样卷选择,到阅卷员的培训,到评卷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卷结果的统计与校验,网上阅卷的技术执行标准得以确立。
    公正:评卷人主观感受导致的误差降到最低
    “不求多给一分,莫要少给一分”是所有考生和家长的愿望,这就要求阅卷教师阅卷过程秉持公正。客观题可以用机器阅卷来消除人的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对于主观题,除了要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以外,在阅卷中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严格培训阅卷人员,计算机监控阅卷人员工作,加强校验、复查等办法。
    “除设置合理的评分误差,设置及时发现误差并自动提请纠正功能外,要求各省至少要做到‘二评制’,部分省份已做到‘三评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所谓“二评制”、“三评制”,是指同时有2位或3位老师阅评同一考生的同一题目,目的在于,把阅卷教师个人主观感受导致的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考生获得的分数能最大程度地客观、公正,从而有效防范和避免违规作弊或马虎应付所造成的人为误差。
    为了控制阅卷教师个人阅卷的稳定性,服务器会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该阅卷教师已阅过的答题请阅卷教师重阅,并进行分数的比对,当分数超出规定的误差值时,会通过阅卷组长提醒该阅卷教师要注意评分质量。
    安全:网络加密系统稳定,应急预案制定充分
    “是否会由于技术的原因,出现漏分、被黑客攻击、数据丢失等情况呢?”这是家长对网上阅卷提出的最集中的疑问。
    10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级考试机构,采取并完善了一系列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加密等手段来确保网上阅卷的安全。如,答题卡扫描场所实行封闭管理,所用计算机网络与外网物理隔离;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机制,至少每半天进行一次数据备份,并确保系统故障或设备故障后的数据可恢复等。
    据介绍,有效的校验和质量监控机制也是保障网上阅卷公正、安全的必要手段。专人对扫描数据进行定期校验,每次校验后必须有当事人和责任人签字确认;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对选择题填涂识别结果进行抽查;成绩合成后,教育考试机构组织校验成绩的完整性、有效性及选择题成绩与非选择题成绩的一致性;评卷期间配备专门技术人员,保障网络、硬件设备和评卷系统正常运行,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标签:资讯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